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摆布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如来一一看了,还递与三藏。三藏牴晙作礼,启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天子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返国。”
师徒们逍清闲遥,走上灵山之巅,又见青松林以下优婆,翠柏丛中排善士。长老就便见礼,慌得那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合掌道:“圣僧且休施礼,待见了牟尼,却来相叙。”
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天国之灾,以是永堕幽冥,受那很多碓捣磨舂之苦,窜改畜类。有那很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接踵,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笨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能够超脱忧?,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总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笨拙村强,诽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叫:“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以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辽远,未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赤手传经继世,先人当饿死矣!”孙悟空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甚么去处,你还撒泼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
二尊者即奉佛旨,将他四众领至楼下,看不尽那奇珍奇宝,列举无穷。只见那设供的诸神,摆设斋宴,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羞百味,与凡世分歧。师徒们顶礼了佛恩,随心享用。
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在那桥边,滚滚爬爬,扯扯拉拉的耍斗。沙僧走去安慰,才撒脱了手。三藏转头,忽见那下溜中有一人撑一只船来,孙悟空三个跳起来站定,同眼旁观,那船儿来得至近,本来是一只无底的船儿。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接引佛祖,又称为南无宝幢光王佛。孙悟空却不题破,尽管让唐僧上船。
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尽着他受用。二尊者陪奉四众餐毕,却入宝阁,开门登看。那厢有霞光瑞气,覆盖千重;彩雾祥云,遮漫万道。经柜上,宝箧外,都贴了红签,楷书着经卷项目。
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孙悟空,回身来接。
这类行动,若林阳在,就见怪不怪了。说好听点,叫人事;刺耳点,就是索贿。
那长熟行舞足蹈,跟着孙悟空,直至雷音寺庙门以外。那厢有四大金刚迎住道:“圣僧来耶?”三藏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答毕就欲进门,金刚道:“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那金刚着一个转庙门报与二门上四大金刚,说唐僧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说唐僧到了;三庙门内原是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殿下,报与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说:“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佛爷爷大喜,即召聚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摆列,却传金旨,召唐僧进。那边边,一层一节,钦依佛旨,叫:“圣僧出去!”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庙门。
唐僧顿时心惊胆战,不敢畴昔。猪八戒也是惶恐。孙悟空天生胆小,蹦跳便畴昔了,在劈面号召猪八戒过桥,猪八戒却死活不肯。孙悟空无法,只得又跳了归去,拉扯猪八戒。
这水宽广澎湃,又不见舟楫,唯独那壁厢一座大桥。师徒四人走近,桥边有一扁,扁上有“凌云渡”三字,本来是一根独木桥。
因为天气已晚,就于玉真观安息。次早,唐僧换了衣服,披上锦襕法衣,戴了毗卢帽,手持锡杖,登堂拜辞大仙。金顶大仙引唐僧师徒四人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瞥见了佛祖地点的灵鹫岑岭。金顶大仙不再相送,孙悟空便引着唐僧等,缓缓徐行,登了灵山,不上五六里,见了一道死水,滚浪飞流,约有八九里宽广,四无人迹。
四众登陆转头,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处,孙悟空方说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觉悟,急回身,反谢了三个门徒。师徒四人一个个身轻体快,步上灵山,早见那雷音古刹霞光阵阵,尽都是蕊宫珠阙。
唐僧见是无底船,哪敢上去,还自惊奇,孙悟空叉着膊子,往上一推。唐僧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唐僧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孙悟空。孙悟空却引沙僧八戒,牵马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悄悄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唐僧见了大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接引佛祖只说那是唐僧,搞得唐僧是莫名其妙。唐僧肉眼凡胎,自是不知,那蜕去的皮郛,恰是他的凡俗躯体。
这灵山冲天百尺,耸汉腾空。若站在山上,低头可观夕照,引手可摘飞星。唐僧师徒四人站在这灵山脚下,放眼看去,山上那灵宫宝阙美轮美奂,琳馆珠庭,真是个谈道传经的好处所。四人到得楼阁门首,玉真观金顶大仙已经等待多时。两边见礼结束,金顶大仙便引唐僧师徒四人入得观内,又与观内众大仙一一相见。即命看茶摆斋,又叫小童儿烧香汤与圣僧沐浴了,好登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