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侍郎经此打击,翅膀被剪除大半,再有力和顾海对抗,主动告病回府。吏部的内部纷争,也就此告一段落。
第二桩事,便和第一桩紧密相干。
承恩公倒是想“议”,可惜朝中一众老臣无人将他当回事。做天子的亲外甥对他也不算热络正视,说了也没人听。
……
平心而论,闵太后听了也有些不是滋味。倒也不是真的计算甚么,她很清楚,顾家是手握实权的将门,侯爵之位是靠军功搏来的。闵家拍马难及。
崔阁老一入阁,王阁老成了首辅。莫非三年后,王阁老就会乖乖让出首辅的位置不成?
几张信纸,写满了昔日弟子的气愤和无法。
宫女退下后,闵太后欲盖弥彰地解释道:“承恩公夫人一来,便会扰了我们说话的兴趣,干脆打发她归去。”
因着她的原因,萧诩对闵家非常照拂,顾莞宁对闵家也算刻薄。闵家人这般不吝福,还要闹腾作妖……诶!真是头痛!
顾海的狠辣无情之名,也迅疾传开。再无人敢小觑这位俊美俶傥见人便笑的顾尚书。
这一案,顿时颤动朝堂,人报酬之震惊。
“承蒙皇上信赖,让微臣担负吏部尚书一职。微臣愿为皇上肝脑涂地,为大秦鞠躬尽瘁。哪怕为此担上刻毒狠辣之名,微臣也心甘甘心。”
承恩公满心不痛快,散朝回府牢骚满腹。他不便进宫,便让承恩公夫人进宫,在闵太前面前给顾家上眼药。
天子动容之下,准了顾尚书所奏。当日便下旨,将吏部一众官员全数撤职关进刑部天牢。此案触及到数名官员,官职最高的是吏部四品郎中。
闵太后悄悄松口气。一想到嘴碎讨嫌无事要生非的娘家人,内心别提多愁了。
不过,这类话听多了,闵太后内心不免有些不痛快。总有种儿子胳膊肘向外拐的感受。
好好做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有甚么不好?整日盯着顾家做甚么!真想攀比,也得有顾家人的本领才行。没这个本领,还整日想东想西,有多少福分也禁不住如许折腾。
好一个甘为天子刀剑的顾尚书!
顾海气愤不已,亲身启禀天子,呈上汇集来的证据。然后一力主张严惩,将这数名吏部官员全数撤职下狱。
顾海面圣启奏时的一席话,也在百官中敏捷传播开来:“……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官员该当忠君爱国,谨慎行事,为百官表率。皇上仁厚,是百官们的福分,也是百姓之福。但是,这些官员贪赃枉法,以机谋私,孤负圣恩,罪不容赦,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顾海奸刁多智,手腕狠辣。被关进天牢的世人,轻则监禁数年,重则正法。本来凭借下官之人,俱被震慑。有一些已经投奔了顾海,另有一些,也不敢再登下官之门。局势已去,下官不得不临时冬眠,以待来日。”
甚么“天子只看重皇后娘家”,甚么“堂堂天子娘家倒不及顾家圣眷稠密”,甚么“这么做将太后娘娘置于何地”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一箩筐。
这两个月来,吏部中查出稀有位官员贪机谋私,乃至暗中向浅显官员索贿。此等丑罪过动,委实骇人听闻令人大怒。
很快若无其事地扯开话题。
这一场残暴的权力斗争,以顾海的胜利而告终。
傅阁老动静仍然通达,早在这封信之前,便已晓得了朝堂中一系列变故。看过这封手札以后,傅阁老突然衰老了很多,单独一小我在书房里待了一整天。
吏部迩来出了两桩大事。
信写到开端,格外的悲惨。
丁忧在府的傅阁老,收到了吏部左侍郎写的亲笔信。
这些落马的官员,大多和吏部左侍郎来往密切。而吏部左侍郎,恰是傅阁老的对劲弟子。
顾莞宁微微一笑:“母后说的是。”
顾莞宁这几日未在宫中,承恩公夫人的胆量也大了起来,连着两日进宫存候。短短几日,这是第三回进宫了。
总有些品德外机活络锐,抽丝剥茧之下,很快嗅到了这一起吏部大案后的本相。
“孙儿有一桩要事相告。”隔着一道厚厚的门板,傅卓的声音显得格外降落:“恳请祖父开门,见一见孙儿。”
又谈何轻易!
……
好好过日子不可吗?
闵太后不肯想这些糟苦衷,和顾莞宁闲话几句,便搂着本身的乖孙们说话去了。
闵太后不耐烦见娘家嫂子,直接将人打发走。此中,也有不肯让顾莞宁晓得内幕之意,免得婆媳生了隔阂闹了不快。
直到门外响起长孙傅卓的声音,傅阁老一向如枯井般的面庞才有了波澜。
傅大老爷傅二老爷别离来了书房,都被拒之门外。傅夫人也来了两回,傅阁老一概不见。
顾莞宁体贴肠当作不知情。
再入朝堂……
第一桩,是新任吏部尚书顾海上了清除清算吏部的奏折。吏部统管百官,有稽查百官之责。清算内部倒是件新奇事,也令吏部官员大家警省自危。
顾海俄然升任吏部尚书,心中忿忿的毫不止李尚书和吏部两位侍郎,闵家也很有些微词。
特别是承恩公,心中非常不平。
他是天子远亲的娘舅,论亲疏,谁都不及他。可他除了一个承恩公的爵位以外,却没捞到多少好处。本来的实差也丢了,现在上朝听政议政,听的多“议”的少。
两个月后。
简而言之,没人敢再招惹手腕凌厉的顾海。除了这个还算忠心的弟子以外,吏部已经尽入顾海之手。今后他就是再入朝堂,在吏部也没甚么可用之人了。
数月之前,他满腹大志壮志。却未想到,会沦落到明天这个境地。
好一个忠心耿耿的顾尚书!
“请阁老必然要保重身材,待三年后,重归朝堂。下官还是心系阁老,愿为阁老马前卒。”
大丈夫不成一日无权。短短几个月,他对朝堂的影响力已逐步减少。三年后,还不知是何风景!
入秋以后,气候渐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