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垂眸凝神,斯须,低低道:“实在皇额娘苦心多年,也是晓得儿臣的话一定管用。现在的景象,便是孝贤皇后活着也怕是难以置喙。如果舒妃和庆嫔……”

同在宫中多年,柔淑长公主给她的印象一向如她的封号普通,和顺婉约,安好如璧。便是嫁为人妻以后,亦从不自恃太后亲女的身份而盛气凌人,仿佛一枝临水照花的荏弱迎春,有干净的姿势和婉顺的弧度。而影象中的端淑,倒是傲骨凛然,如一枝凛然绽放于寒雪中的红梅。却不想柔淑也有这般锋利的时候。她不觉含笑,本来太后的女儿,都是这般不成轻视的。

柔淑固然悲伤,忙也起家回礼:“皇嫂万安。”

如懿见此景象,便晓得不好。彼时她已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行动起坐非常不便,太后早免了她见面的礼数。但是,眼下这个模样,如懿只得规端方矩屈膝道:“皇额娘万安,长公主万安。”

如懿温然欠身:“皇上景仰孔孟之心,长公主与本宫皆是了然。只是国事为上,本宫固然在乎姑嫂之情,但很多事很多话,碍于身份,都没法进言。”

柔淑在旁轻声道:“无他,皇嫂只把孔孟之礼与皇额娘的话带到便可。我与皇额娘不勉强皇嫂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她双眸微微一瞬,极其敞亮,“不为别的,只为皇嫂还能看在皇额娘拉了你一把出冷宫的分上。”

如懿明白太后话中所指,只得赔笑道:“皇额娘担忧端淑长公主,儿臣和皇上内心也是一样的。这日子皇上在勤政殿里与大臣们议事,忙得连炊事都是端出来用的,不就是为了准噶尔的事么?”

如懿听着太后字字锋利,如何敢应对,只得赔笑道:“皇额娘所言极是。但儿臣身在内宫,如何敢置喙朝廷政事。且多日未见皇上,皇额娘所言儿臣更无从提及啊!”

如何弃取?一向走到勤政殿东侧的芳碧丛时,如懿犹自沉吟。脚步的沉缓,一进一退皆是踌躇的心肠。

太后动摇手中的金华紫纶罗团扇,那是一柄羊脂白玉制成的团扇,上覆金华紫纶罗为面,暗金配着亮紫,格外夺目华贵。而彼时太后穿戴玄色地纱氅衣,那上面的缠枝花草是暗绿、宝蓝、金棕、米灰的色彩,配着灼然耀目标金松鹤纹和手中的团扇,却撞得那富丽夺目的团扇色彩亦被压了下去,带着一种欲腾未腾的压抑,屏着一股闷气似的。

太后扫了一眼,点头道:“难为皇后的一片心了。哀家没有儿子在跟前,也只得你们两个还略有孝心。只是哀家即便有胃口,也没心机。这些日子内心火烧火燎的,没个温馨的时候,只怕再好的东西也喝不下了。”

如懿闻言,立即慎重跪下,诚惶诚恐道:“皇额娘言重了。儿臣在宫中,无一日不敢不奉养在皇额娘身边。如有不周之处,还请皇额娘恕罪。”

长春仙馆空旷通俗,有重重翠色梧桐掩映,浓荫匝地,非常清冷。庭前廊下又安排数百盆茉莉、素馨、剑兰、朱槿、红蕉,红红翠翠,非常恼人。偶尔有冷风过,便是满殿清芬。如懿入殿时,太后穿了一身黑地折枝花草绣刺眼松鹤春茂纹大襟纱氅衣,想是偶然打扮,头发松松地挽起,佩着点翠嵌宝福寿绵长钿子。菘蓝宝绿的点翠本来极其明艳,此时映着太后忧心忡忡的面庞,亦压得那明蓝模糊仿佛成了灰沉沉的烧墨。

太后凝睇她半晌,叹口气道:“容珮,看你主子不幸见儿的,月份那么大了还动不动就跪,不晓得的还当哀家这个婆母如何苛待她了呢。快扶起来吧。”

只一语,便是挑破了各种无法。太后即使位极天下群女之首,但天子实际并非她亲生,很多事她虽成心,又能何如?

太后当然是本身的仇人,却也是全部乌拉那拉氏的仇敌。若非太后,本身当然走不到本日万人之上的光荣,安为国母?但一样若非太后,初入宫闱那些年,她怎会走得如此辛苦,举步维艰?

如懿说罢,容珮便从雕花提梁食盒里取出了一盅汤羹,外头全用冰块瓮着。容珮翻开来,但见汤色乌黑透明,雪梨炖得极酥软,配着大颗湘莲并丝丝缕缕的燕窝,让人顿生清冷之意。

如懿端然含笑道:“皇额娘说得在理。皇上心中哪有不眷顾端淑长公主的,自幼一起长大,情分当然分歧,何况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她的笑意有些意味深长的隽永,“且皇额娘故意如此,皇上是您亲子,母子连心,又怎会不听皇额娘的话?”

太后的声气略微安静:“若你念着你姑母乌拉那拉氏的仇,天然不必帮哀家。但哀家对你,亦算不薄。”她闭目长叹,“如何弃取,你本身看着办吧。”

如懿忙欠身,恭敬道:“皇额娘畅所欲言,儿臣洗耳恭听。”

这话说得不软不硬,既将本身抛清,又提示太后内宫不得干政。太后眸光微转,取过手边一碗浮了碎冰的蜜煎荔枝浆饮了一口,略略润唇。

柔淑长公主勉强笑道:“这汤羹很清爽,儿臣看着也有胃口。皇额娘便尝一尝吧,好歹是皇嫂的一份情意。”

如懿支着腰身,起家便有些艰巨,忙赔笑道:“儿臣年青不懂事,统统还得皇额娘调教。但儿臣敬爱皇额娘之心半点不敢有失。儿臣晓得这几日天热烦躁,特地给皇额娘炖了湘莲燕窝雪梨爽,已经配着冰块凉好了。请皇额娘宽宽解,略尝一尝吧。”

太后的幼女柔淑长公主便陪坐在太后膝下垂泪,一身宝石青织银丝牡丹团花长衣,棠色长裙婉顺曳下,仿佛流云。柔淑戴着乳红色玉珰耳坠,一枚玉簪从轻挽的如雾云髻中悄悄斜出,金凤钗衔了一串长长的珠珞,更添了她几分婉约动听。而此时,她的温婉笑靥亦似被梅雨时节的雨水泡足了,唯有泪水潸潸滑落,将那宝石青的衣衫感染成了雨后淋漓的暗青。

太后眸光微微一颤,含了一缕凄惘的苦笑,道:“不顶用了!嫔妃不过只是嫔妃,而你是皇后。”太后有一瞬的茫然,“这些日子,哀家多次让福珈去请天子,天子却只饰辞政事繁忙,未肯一顾。哀家是怕,天子是故意要让端淑再嫁了。”她眼中盈然有泪,“端淑是哀家长女,先前下嫁蒙古,是为国事。哀家固然不舍,也不能禁止。但现在端淑丧夫,哀家如何忍心让她嫁与弑夫之人,毕生为流言流言所苦。”她别过甚,死力忍住泪,“哀家,只是想让本身的女儿回到身边安度余生。皇后,你能够晓得么?”

太后重重放动手中的荔枝浆,沉声道:“大清建国以来,从无公主丧夫再嫁之事。若不幸丧偶,或独居公主府,或回宫安养,再嫁之事闻所未闻,更遑论要嫁与本身的杀夫仇敌!天子为公主兄长,不怜mm远嫁蒙古之苦,还要商讨她亡夫之事,有何可议?派兵安定准噶尔,杀达瓦齐,迎回端淑安养宫中便是!”

太后一扬团扇,羊脂玉柄上垂下的流苏便簌簌如颤抖的流水。太后双眉紧蹙,扬声道:“天子忙着议事,哀家本无话可说。可如果议准噶尔的事,哀家听了便要活力。这有甚么可议的?!哀家成日只坐在宫里坐井观天,也晓得达瓦齐拥兵造反,殛毙台吉多尔札,乃是乱臣贼子,怎的天子不早早下旨安定内哄,以安准噶尔?!”

太后语塞的半晌,柔淑长公主温声细语道:“儿臣记得皇兄东巡齐鲁也好,巡幸江南也好,凡是过孔庙,必亲身施礼,非常慎重。皇嫂说是么?”未等如懿反应过来,柔淑再度宁和浅笑,“可见孔孟礼节,已深切皇兄之心,约莫不是做个模样给人瞧瞧的吧。既然如此,皇兄又遣亲妹再嫁,又是嫁与杀夫仇敌。若为天下知,岂不令人嗤笑我大清国君行事造作,表里不一?”

柔淑含着和顺的笑意,轻摇手中的素色纨扇:“皇嫂与旁人是分歧的。皇嫂贵为皇后,又诞育嫡子,且现在怀着身孕,以是即便您说甚么,皇兄都不会在乎。”她的目光中含了一缕寸薄的悲悯与欣然,“皇兄忙于国事,我只是公主,皇额娘也不无能预国事。只是想皇兄能于百忙当中相见,让皇额娘亲身与皇兄共叙嫡亲。不知如此,皇嫂可情愿否?”

太后瞥如懿一眼,扑了扑团扇道:“天子忙于朝政,三五日不进长春仙馆了。国事为重,哀家这个老婆子天然说不得甚么。但是皇后,”她指了指身边的柔淑道,“柔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哀家见不得儿子,只能和女儿说说话排解情意。但是儿媳,哀家总还是有的吧?”

那荔枝浆原是用生荔枝剥了榨出其浆,然后蜜煮之,再加冰块取其甜润冰冷之意,但是,此时现在却涓滴未能消减太后的大怒。太后嘲笑道:“皇后说得好!内宫不准干政!那哀家不与你说政事,你是国母,又是皇后,家事老是说得的吧?”

有半晌的沉默,殿中置稀有个庞大银盆,堆满夏季存于冰库的积雪,现在积雪熔化之声悄悄入耳,滴答一声,又是一声,竟似无穷心潮就此浮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