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猜疑不已道:“董平降贼,贼寇必知我军马在东路,不提兵前来堵截厮杀,却在附近偷运粮草,这厮们莫非有计?恐遭他毒手。再差人去探听,端的果是粮草也不是?”
卢俊义应了,命人取来一碗酒,将药化了,亲身端到史文恭面前道:“喝了这碗酒,便好上路。”史文恭饥渴难耐,便大碗大碗的喝了,卢俊义随后摔碎酒碗喝道:“来人,行刑!”
待得三阮引众水军近前时,张清再摸锦囊,内里已经没了飞石,三阮并力上前,绕钩、锁套一起扔出,张清横枪来格,却架不住人多,顿时被套住后,拖上马来,三阮其上抓住,绳缠索绑,直送三娘阵前。
再说张清引军去东路埋伏,多日哨探不见人来,猜想定是走了西路,正待回军时,却有大寨人来传动静说:“反了董平,扈妖女军马直透西路,将抵大寨,张太守急命将军回军,共保大寨。”
到了半路,只见探事人来回报:“前路西北上,不知那边将很多粮米,有百十辆车子;河内又有粮车船,大小有五百余只;水陆并进,船马同来。沿路有几个头领监督。”
话说张叔夜与陈曦真两个正等候张清动静,却不想得张清溃兵回报直说张清在河边中伏被擒,军马已经被梁山贼寇杀散。张叔夜与陈曦真大惊失容,陈曦真道:“两路军马,一降一败,我济州官军这里,独木难支,该当孔殷退兵,保守济州城池。若我等这里军马再败,只怕济州一府数县城池,皆被梁山贼寇攻破。”
张清夺得粮车,见果是粮米,心中欢乐,不去追逐那伙运粮军兵,且分出人马来,看管粮草。自引雄师再去抢河中米船。
当下张清命军汉饱餐酒食,尽行披挂,稍驮锦袋,张清手执长枪,引一万军马直杀将过来。
张清闻言大怒骂道:“董平贼子,不忠不义,当真该千刀万剐!”当下孔殷点起军马便回。
酒过三巡,三娘叮咛将张清、龚旺、丁得孙三个押送上来,只见一群如狼似虎的甲士,早把张清三个解来。盗窟内浩繁弟兄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
张清见三娘如此保护,心头震惊,又得关胜、呼延灼、董平上前好言安抚三个,直把话语来讲。张清想得本身丧了朝廷军马,已然是回不去了,又见三娘如此恩德,当下便领龚旺、丁得孙,叩首下拜受降。
张清举头瞪眼,杜口不言。三娘见了,微微一笑,先止住一众头领道:“各位兄弟心头愤恨此人,我自是晓得,先前各为其主,阵前厮杀,天然不会留手。”说着三娘起家,走到案前续道:“想我梁山,替天行道,此后更要采取四方豪杰之士,更会有很多官军连续被我降服。若我等没有一点胸怀,宽宏之量,如何能称得上豪杰?”
三娘微微一笑道:“鲁大师若要出气,便打我来出气,扈岚毫不还手。”鲁智深瞪大眼睛,叹口气道:“我便晓得,扈娘子你的胸怀气势,我怎能动手?”三娘陪了一礼道:“鲁大师刻苦了,这趟气,稍后我亲身炖一锅香肉来,替张清与大师赔罪。”
说罢,三娘命关胜、呼延灼、董平上前,替张清等人解了捆绑,说言未了,只见阶下鲁智深,使手帕包著头,著铁禅杖,迳奔来要打张清。三娘赶紧隔住,鲁智深大怒道:“这厮打得我非常毁伤,洒家这口气咽不下去。”
官军退兵途中,被梁山军马衔尾追杀,陈曦真死命领军抵住,殿后三千军马被杀得七零八落,最后陈曦真只得数十骑逃脱。济州官军退回济州府去,自此梁山之围已解。
三娘叹口气,将一粒药丸偷偷塞在卢俊义手中,对卢俊义低声道:“师兄可将此药化在酒中,与他喝一碗,喝了以后,便无痛苦。”
官军见了,纷繁弃械投降。张清见势头不好,策马便往河岸便冲杀出去,却不想战马堕入泥沼以内,摆脱不得。阮氏三雄一起赶将上来,张清心慌,飞石乱打畴昔,三雄皆用软盾护身,张清飞石尽皆被挡开。
河内倒是李俊、张横、张顺、三阮、两童,八个水军头领,一字儿摆在那边。张清军马腹背受敌,进退两难,挣扎不脱。厮杀半晌后,官军胆怯,梁山军中竖起白莲幡旗来,摆布皆呼:“跪地投降者免死!”
三娘调转军马来,卢俊义引军接住,他那边与燕青引一支军马,已经杀散张清留下看管粮草的军马,复夺了粮草返来。两军汇合以后,直扑济州官军大寨。
张叔夜道:“恰是此话。”当下孔殷传命,拔营退兵。陈曦真那边亲身引军殿后。
张清道:“莫非此部贼寇乃是梁山川泊来的,尚且不知我军马在此?定是如此,不然以扈妖女智计,岂会用如此浅白的战略?既然如此,不若顺势杀将畴昔,先截岸上车子,後去取他水中船只。得胜一阵来,也是好的。”
关胜点头道:“董都监此言有理,张清兵寡,又行军在外,能够先破张清,再取官军大寨,如此梁山之围可解。”
行不到十里,瞥见一簇车子,旗上明写:『水浒寨忠义粮』。张清看了,催动军马,一齐号令,都抢将来。一众押运粮草的梁山军兵,见了大队官军杀来,不敢交兵,都一发声喊,撇了粮车便走。
说罢,众头领簇着三娘回到宛子城、聚贤堂上,留在盗窟的大小头领,都来拜见晁盖之灵。少时,三娘换了一身白素衣裙,到了灵前,引众头领拜了晁盖灵位,三娘传令,教圣手墨客箫让作了祭文;令大小头领,大家挂孝,个个举哀。
白莲幡旗下,三娘见三阮押了一身泥污的张清到来以后,便在顿时道:“先押回盗窟去,交予公孙先生把守,任何人不得难堪于他。待我一鼓作气,破了济州官军后,再做措置。”当下三阮领命,押了张清回山。
将至岸边时,却听得三声炮响,那船内皆是芦席袒护,听得炮响时,芦席翻开,内里皆是埋没了弓弩手,便一起望岸上官军放箭。
三娘却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先生不必自责。先生捉得龚旺、丁得孙两个,也不算大败。再者,我这里突破曾头市,擒得史文恭,正要回山来,将此贼在天王灵前报仇,便此回军。”
卢俊义不忍旁观,侧头一边,却见三娘面沉如水,目光板滞,却不知是否想起儿时,她与史文恭一同窗艺的景象来?又或是在驰念晁天王呢?
顷刻间,箭如雨下,官军猝不及防,步地大乱。张清瞥见,心慌眼暗,却待要回,四下里喊声乱起,背后数支军马赶杀过来,东面是关胜引铁骑军兵,中路是呼延灼引重甲步军,西路是董平引马军,三路军马直冲过来,将张清连人和马都赶下水去了。
行出两里地来,此时瞥见河港内粮船不计其数,都齐划一整靠在港内岸边,来往军士,皆搬运粮草。张清便叫各军齐出,一齐号令,抢到河边。
半晌后享祭已了,三阮将史文恭尸身弃之水泊内,将血迹打扫洁净后,三娘叮咛大开筵席道贺大仇得报。
三娘得胜后,收拢军马,押送着曾头市得来的赋税物事,回到梁山。公孙胜等头领到三关前接住,公孙胜忸捏道:“贫道有负重托,累得娘子回师,实乃罪恶。”
少时,探路小军回报说:“车上都是粮草,尚且撒下米来。水中船只虽是粉饰著,尽有米布袋露将出来。”
三阮深恨史文恭,当下持刀上前来,细细剐了史文恭,最后剖腹剜心,享祭晁盖。
三娘大喜,扶起三人来,重新安排了位置,请三人退席来。当夜,梁山道贺得报天王大仇,又解了梁山之围,都各自欢乐,直饮宴到半夜时分方才散去。(未完待续。)
鲁智深闻言方才笑道:“一锅不敷,怎的也要三锅。”众头领闻言皆是大笑。
三娘沉吟道:“日前得飞鸽传书动静,张清麾下,龚旺、丁得孙被擒。张清此人除了飞石短长,便全仗龚旺、丁得孙为羽翼。现在羽翼被擒,可用良策,捉获此人。各部头领,听我叮咛,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当下计议已定,各头领各自行事。
随后将史文恭押至,三娘命人将史文恭绑在堂外旗杆下,众头领皆在摆布观刑。卢俊义固然愤恨史文恭,但见他此时,口唇吐血,一起上不知被看管军兵虐待了多少,满身青紫,委顿不堪,忍不住起了怜悯之心,低声对三娘道:“可否与他个痛快?”
且说三娘引雄师直抵官虎帐寨十五里处下寨,董平前来禀道:“官军大寨内乃是济州张叔夜、陈曦真守御,另有东昌府官军张清带领,投东面来路上去伏击娘子军马,现在两军分离,恰好能够先动手撤除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