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遗书﹝第三更,第四更,二合一﹞

一夜苦战,人困马乏。

徐达双手接过,细细读了一遍,不由又惊又佩,叹道:“武穆用兵如神,实非先人所及。如果岳武穆本日尚活着间,带领中原豪杰,何愁不把鞑子逐回漠北。”说着恭恭敬敬将遗书交回。

席间张无忌问起常遇春身子如何,是否遵循他所开药方调度。常遇春哈哈大笑,说道:“教主,你不必担忧,老常体健如牛,一餐要吃三斤肉,六大碗饭。打起仗来,三日三夜不睡觉也不当他一回事。”言下之意,自是说不必服甚么药。

元军军纪严明,前队虽败,后队毫不为动,号令之下,三个千人队弃去马匹,步攻而前。烈火旗再喷火焰,又烧死烧伤了数百人,余人还是奋勇而上。大水旗掌旗使唐洋挥动黑旗,毒水喷出,跟着厚土旗掷出毒砂,将元兵打得七零八落。

张无忌等冲到山腰,只见山下旗号招展,南旗上一个“徐”字,北旗上一个“常”字,晓得是徐达与常遇春到了。

半晌间各路豪杰齐到殿中。张无忌居中一站,说道:“现在鞑子兵马堆积山下,猜想不久便会大肆攻山。我们固然昨日小胜,挫了鞑子的锐气,但鞑子如果不顾性命的簇拥而上,究属难以抵挡。鄙人鄙人,蒙众位豪杰推举,暂充主帅。本日敌忾同仇,请各位暂听鄙人号令。”群雄齐道:“但有所命,自当凛遵,不敢有违。”张无忌道:“好!吴旗使听令!”

张无忌仓猝叫道:“敏妹!”赵敏应道:“嗯,如何?”张无忌微一游移,又改口说道:“没甚么,我随口叫你一声。”他本想与赵敏商讨打退元兵之法,以她之足智多谋,定有妙策,但转念一想:“她是朝廷郡主,叛变父兄而跟从于我,再要她定计去杀本身蒙古族人,未免能人所难。”是以话到口边,又忍住了不说。赵敏鉴貌辨色,已知其意,叹了口气,说道:“无忌哥哥,你能谅解我的苦处,我也不消多说了。”

空闻方丈目睹事急,说道:“张教主,请各位迅退去,保存我中原武林的元气。本日虽败,今后更可卷土重来。”

张无忌见这四百余人当中,少林派僧众占了**十人,心想:“少林是武林中第一大门派,公然名不虚传。单以轻功一项而论,妙手便远较别派为多。”因而传令道:“俞二伯、张四伯、殷六叔,请你们三位带同善于轻功的众位豪杰,虚张阵容,假装寺中人众尽数逃脱,引得敌军来追,一到后山,即便如此如此。”武当派俞张殷三侠齐声接令。张无忌一一分拨,何者埋伏,何者断后,何者攻坚,何者侧击,俱各详细安排。

张无忌分拨已毕,最后说道:“空闻方丈、空智神僧两位,请率同峨嵋派诸位,救护死伤。”周芷若和李舒崇昨夜拜别以后,便没有再回峨嵋派世人的居处。她和李舒崇两人现在并不在人群当中,以是峨嵋派无报酬,张无忌自发与峨嵋派嫌隙甚深,不便批示,是以请空闻、空智这两位德高望重的神僧带领,猜想峨嵋群弟子不致方命。

只听得山下号角响起,元军两个千人队分从摆布攻上山来,山坡崎岖,蒙古小马却驰骋如飞,长矛铁甲,军容甚盛。

张无忌却不接过,说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十六个字的真义,我本日方知。所谓‘武林至尊’,不在宝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遗书。以此兵法临敌,定能战必胜,攻必克,终究自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不然单凭一柄宝刀,又岂真能号令天下?徐大哥,这部兵法转赠于你,望你克承岳武穆遗志,还我国土,直捣黄龙。”

这一晚少室山下欢声雷动,明教义兵和各路豪杰庆功祝捷。群雄连日在少林寺中吃的都是素斋,口中早已淡得难过,这时大酒大肉,畅怀饱啖。

杨逍等见他设想奇妙,而布阵迎敌,又如此井井有条,如有预谋,无不惊奇,却不知他乃是袭用岳武穆遗法,只是因地形有异、部下分歧,而略加变动罢了。

山下元军先听得钟鼓响动,已自防备,待见山上火起,都道:“不好,蛮子放火烧寺,定要逃脱。”

待元军前锋攻到半山亭边,张无忌一挥手,烈火旗人众从两侧抢开,伏在草中。待敌军二千人马又进步百余丈,辛然一声呼哨,喷筒中石油射出,烈火忽,都往马匹身上烧去。群马悲嘶惊叫,一大半滚下山去,顿时大乱。

张无忌朗声说道:“本日中原志士,同心合力,共与鞑子周旋。少林派执掌钟鼓的诸位师父,便请擂鼓鸣钟。”群雄轰然喝彩,抽刀拔剑,意气昂扬。

张无忌回入室中,徬徨无策,顺手取出赵敏昨晚取来的那两束纸片,看了几页“九阴真经”,又再翻阅“武穆遗书”,浏览了几章,偶然中看到“兵困牛头山”五个小字,心中一动,细心看下去,倒是岳飞论述当年如何为金兵雄师包抄、如何从间道脱困、如何凸起奇兵、如何表里夹攻而大获全胜,各种方略,记叙详明。

张无忌指着殿前的一堵照壁,说道:“众位豪杰,凡是轻功高强,能一跃而上此堵照壁的,请一献技艺。”群雄中顿时有很多人脸现不满之色,心道:“这是甚么当口,却叫我们来干这无关紧急的纵高窜低?”有些前辈妙手更觉他小觑了人,大是不愉。

俞莲舟带领一百五十余名轻功出色的豪杰,从少室山的左边奔了下去。奔不到山腰,元军已大声鼓噪,列队追来。群雄四狼藉走,好教元军羽箭没法丛集射。第二批由张松溪带领,第三批由殷梨亭带领。每人背上各负一个大承担,包中藏的不是木板,便是衣被。在元军看来,果是弃寺逃命的狼狈情状,羽箭射中承担,却伤不到人。元军于烟雾当中看不清人数多寡,当下分兵一万追逐,余下一个万人队留在原地防变。

接着俞莲舟、殷梨亭、杨逍、范遥、韦一笑、殷野王等妙手一一遵行,只见群雄如穿花胡蝶,接二连三的跃过墙去,有的夸耀轻功,更在半空中演出诸般花式,跃到西百余人,余下便再无人试。这堵照壁实在不低,若非轻功了得,却也不易一跃而上。群雄武功修为分歧,常常擅于拳脚兵刃的,轻功便甚平常,江湖上的成名流物无不有自知之明,决不肯当众自暴其短。

另一起元军万人队追逐假装弃寺逃脱的群豪,直追向西方山谷。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率同数百名轻功出色的豪杰,边斗边退,逃入谷中。元军万夫长见山谷三边均是峭壁,阵势凶恶,但目睹仇敌为数未几,谷中纵有埋伏,也尽能对于得了,因而挥军紧追入谷。俞莲舟等奔到绝壁之下,崖上早稀有十条长索垂下,大家攀附而上。那万夫长目睹入彀,急令退兵,不料谷口烈火、毒砂、羽箭、毒水纷繁射来,巨木旗将一段段巨木堆起,封住了谷口。

徐常二人本在淮泗,此时恰在豫南,获得布袋和尚说不得传讯,得悉教主被围少室山,尽起部下,星夜来援。当时豫南鄂北一带,明教义兵与元军混战经年,两边所占地区犬牙交叉,说来便来,甚是近便,不到两日,便已赶到。徐达与常遇春所率教众都是久经战阵之士,兼之人数浩繁,逼迫元军西退。

徐达大吃一惊,忙道:“部属何德何能,怎敢受教主如此厚赐?”张无忌道:“徐大哥不必推让。我为天下百姓而授此兵法于你。”徐达捧着兵法,双手颤抖。张无忌道:“武林传言当中,另有两句言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倚天剑眼下断为两截,但今后终能接上。剑中所藏,乃是一部短长之极的武功秘笈。我体味这几句话的真意,兵法是摈除鞑子之用,但如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人间百姓受其苛虐,那么终有一名豪杰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即使权倾天下,也一定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徐大哥,这番话请你记下了。”

张无忌拍案大呼:“天佑我也!”掩住兵法,悄悄思考,这少室山上的情势,虽与岳飞当年被困牛头山时的景象大不不异,然用其遗意,未始不能出奇制胜。他越想越是钦服,暗想岳武穆果是天纵奇才,如此险着,凡人那里想获得,又想用兵之道便如武功普通,如果未得高人指导,高低巧拙,相去实不成以道里计。他以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绘画图形,虽觉行险,却未始不能幸运得逞,心想以寡敌众,终不能以堂堂正正之阵取胜。当下情意已决,来到大雄宝殿,请空闻方丈调集群雄。

正惶急间,忽听得山下金鼓大振,一枚火箭冲天而起,跟着杀声四起。杨逍大喜,说道:“教主,我们的援兵来啦!”从山顶下望,瞧不见山下景象,但烟尘腾空,人喧马嘶,救兵显是来得甚众。

张无忌从怀中取出一束薄薄的黄纸,恰是本来藏于屠龙刀中的《武穆遗书》,翻到“兵困牛头山”那一节,递了畴昔。

猛听得山下擂鼓声急,五个千人队人众竖起庞大盾牌,列成横队,如一道铁墙般缓缓推前。这么一来,烈火、毒水、毒砂等均已无所施其技,即令巨木旗以巨木上前撞击,看来也只能撞开几个缺口,无济于事。

锐金旗掌旗使吴劲草踏上一步,躬身道:“部属听令。”心想:“教主令,第一个便调派到我,实是我莫大幸运。非论命我所作之事如何艰危,务须舍命以赴。”张无忌说道:“命你带领本旗兄弟,执掌军法,哪一名豪杰豪杰不遵号令,锐金旗长矛短斧齐往他身上号召。即使是本教耆宿、武林长辈,俱无例外。”吴劲草大声道:“得令!”抽出了怀中一面小小白旗,捧在手中。吴劲草本人的武功名誉,在江湖上未臻一流之境,旁人对他原不如何正视。但自那日广场上五行旗大显神威,群雄均知他手中这面白旗所到之处,跟着而来的便是五百枝羽箭、五百根标枪、五百柄短斧,任你本领通天,顷刻之间也是成为一团肉酱,是以见他白旗展动,心中都是一凛。

本来张无忌翻阅《武穆遗书》,见第一章便说:“治军之道,严令为先。”他知这些江湖豪士向来大家自大,各行其是,个别武功虽强,聚在一起倒是乌合之众,若非申令部勒,令大家顺从批示,决不能与蒙古精兵相抗,是以第一件事便命锐金旗监令法律。

张无忌想起胡青牛昔日的言语,谆谆劝他须当服药保重。常遇春唯唯承诺,心下却大不觉得然。

便在此时,元军第二路败兵又到,见前无来路,便漫山遍野的四散奔逃。张无忌和徐达前后赶到,均叫:“可惜!”如果事前联络妥当,将元军第二个万人队一齐驱入谷中,便可一鼓而歼。张无忌既没推测元军只分兵一半追逐,又不知救兵会来得如此神。毕竟批示战阵,非其所长,“武穆遗书”上所传战法虽佳,但即学即用,毕竟难以尽会,若不是徐达、常遇春及时赶到,少林寺当然劫数难逃,而困入谷中的第一个元军万人队,也终究会给友军救出。

张无忌向杨逍道:“杨左使,鞑子将军颇能用兵,并不全军追逐。这倒费事了。”杨逍道:“是,此事确切可忧。”

烈火旗将寺中积储的柴草都搬了出来,堆在寺前,火燃烧,半晌间烟焰冲天而起。厚土旗在各处佛殿顶上铺以泥沙,烈火旗再在泥沙上堆柴浇油,扑灭厨子,如此放火,不致延烧殿身,从山下远了望将上来,却见数百间寺院到处有熊熊大火冒上。

实在,昨日集会之时,周芷若已经安排好,等下了少林寺以后,便由静玄师姐作为本身的继任者,只是没有公之于众罢了,对此张无忌并不知情。现在,他作为武林盟主,号令一下,峨嵋派的男女弟子公然沉默接令,并无异言。

张松溪排众而出,说道:“我能跃上。”跃上照壁,悄悄从另一面翻下,武当派梯云纵轻功名闻天下,以张松溪的本事,要跃过这堵照壁可说不费吹灰之力,但他毫不矫饰,只老诚恳实的遵令跃过。

虽稀有百人攻上山岳,尽被锐金、巨木二旗毁灭。

次日凌晨,张无忌一夙起家,便跃上高树瞭望。只见山下敌军旗号招展,人马奔腾,营中号角声此起彼落,显是调兵遣将,非常繁忙。

不久常遇春率队赶到,与张无忌会晤,久别相逢,均是不堪之喜。常遇春大呼:“搬开土石,我们冲出来将众鞑子杀个洁净。”徐达笑道:“谷中无水无米,不出七八日,鞑子渴的渴死,饿的饿死,何劳你我兄弟脱手?”常遇春笑道:“老是亲手杀的干脆。”他年纪虽较徐达为长,但平时素服徐达智谋,又见张无忌拥戴徐达之言,当下也不再说。

张无忌大声叫道:“救兵已到,大伙儿冲啊!”山上群雄各挺兵刃,冲杀下去。张无忌又叫:“各位豪杰,先杀官,后杀兵。”群雄纷繁号令:“先杀官,后杀兵!”

徐常二人久经战阵,每一号令均妥当扼要。张无忌自知远为不及,即请徐常二人批示,搜杀崩溃的元兵。

徐达汗流浃背,不敢再辞,说道:“部属谨遵教主令旨。”

当下徐达号令军队搬土运石,再在谷口加封,一队队弓箭手攀到崖顶,居高临下的向谷中箭。元军身处绝地,有力还手,唯有找寻山石隐身躲藏。

蒙古军每十名流兵为一十人队,由什长带领,其上为百人队,千人队,万人队,层层统属,临阵时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张无忌传令专拣元军官长殛毙,如果两军对垒,布阵攻战,此法难行,但现在元军在山坡上散战,元兵虽精,官长武功毕竟不及中原英侠,几名千夫长、百夫长顿时被杀。一支蒙古精兵乱成了一团。

徐达满斟了一杯酒,奉给张无忌,说道:“恭贺教主,请尽此杯!”张无忌接过饮了。徐达说道:“部属常日敬佩教主肝胆照人,武功绝伦,不料用兵竟亦如此神妙,实是本教之福,百姓之幸。”张无忌哈哈大笑,说道:“徐大哥,你不消恭维我了。本日大胜,一来是徐常二位大哥来得神,二来是靠了岳武穆的遗教。小弟实无半分功绩。”徐达奇道:“怎地是岳武穆的遗教?还盼教主明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