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肖逸微微一笑,道:“夏伯,我们出来。”
漆雕筠气得髯毛直颤抖,可还不待其反击,肖逸俄然神采一变,竟浅笑道:“既然前辈如此仁义,令申家保住府邸。那么前辈应对持续仁义,让申家进殿内祭奠才对。”
自从申霖靖入孔庙未归以后,申家就再未插手过祭奠。作为学子监祭酒,也有任务重新排定祭奠位置。只是当时粗心,觉得申家已无男丁,毁灭是迟早之事,便没有当一回事,找人补了申家位置便了。谁能想到,申家另有一子活着。
漆雕筠乃当代大儒,平生专研学问,当世鲜有人对抗。但是,论辩论之才,肖逸虽比不过那名家之人,但对于面前这位很有些陈腐的老学究还是绰绰不足。特别肖逸用心找茬,漆雕筠如何能答?
肖逸冷然一笑,又道:“你仰仗一句大师有目共睹,便将申家前十六位置打消,这也就罢了。但作为儒家主事之人,理该知会申家一声。我听闻,古语有云,不问自取谓之贼。你不知会申家一声,便将申家前十六之位打消,与那贼盗行动有何辨别?”
不待其答复,肖逸又来一句:“你作为学子监祭酒,不觉惭愧吗?”
接着,移目四顾,只见殿两侧陈列编钟、编磬等陈腐乐器,中间各有乐工站立,想来待会儿要吹奏一番,为祭奠合乐。大殿四周墙壁上绘着很多丹青,边角上配以笔墨,皆是孔贤人的一些典故。其上,孔贤人形象时而驯良,时而慈爱,时而严厉,时而凌然,无不形神并具,惟妙惟肖,比那正中的单人画像要丰富很多,令人叹为观止。
肖逸一幅幅丹青看畴昔,为其神态多感,不知不觉间便已忘了身在那边,竟然深陷于此中。(未完待续。)
不过,此画像很有讲究,不管站在殿内那边,皆能感到孔贤人之目光。那目光好似能看到人之内心,令民气神震颤,情不自禁地便生起畏敬之心,欲纳头膜拜。
此时,凡是年纪较长,体味申家旧事者,皆大为心惊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子本日来者不善,较着是为申家报仇来了。”当下,与申家不睦者无不惴惴,并非是怕了肖逸,而是唯恐当着统统儒家弟子直面失了颜面。
肖逸嘲笑道:“有目共睹?那大师是否还晓得申家有我肖逸还在人间?”
如此一遏,肝火便没法发作。漆雕筠憋了半天,只能无法隧道:“万事皆有端方,殿内已满,非仁义所能变动。”
漆雕筠怒然,但是其中情由又不能细说,只能道:“东申府未灭,只能说是孔门弟子仁义,见申家只剩老弱妇孺,不忍逼迫罢了。”
肖逸喝问道:“既然连申家另有几个口人都不晓得,这也叫有目共睹?”
漆雕筠气呼呼道:“申家势弱,大师有目共睹。并且,申家每年大祭都不插手,此等情状,莫非不该踢出前十六去?”
实在,儒产业中不乏能辨之士。并且,儒家弟子好引经据典,之乎者也,论起道来,比肖逸所言还要出色万分。只是一来,儒家非礼勿言,不便参与肖逸与漆雕筠之争;二来,肖逸善辩,究其一点不放,将题目无穷放大,令人一时辩驳不得。这才使其有机遇将当代大儒气得吐血。
儒家最悔恨鸡鸣狗盗之为,肖逸却将其比作贼盗,漆雕筠洁身自好平生,如何能接受得住?急火攻心,顿时一口血箭喷出。
那夏伯闻声方从错愕中惊醒,而后镇静地应了一声,胸膛挺起,高傲实足地跟着肖逸往殿内走去。
“遵循儒家端方,强进弱退,若别家气力超越申家,将申家取而代之,申家无所牢骚。但是,这二十年来,并无人将申家赶出前十六去。那么,鄙人要问,这前十六之名是谁所定?可符合端方?”说罢,转过甚来盯着你漆雕筠,等其答复。
漆雕筠一愣,道:“这个……”
漆雕筠被其先声夺人,如何接受得住?顿时蹬蹬蹬后退三步,已然面无人色,额头满是盗汗。
殿内正中吊挂一幅两丈多高的孔贤人画像。画像中,孔贤人头戴金冕,圆目厉睁,一副不苟谈笑之态,到处流露着严肃之气,与设想中的仁和模样非常分歧。
肖逸把头一转,却向着殿内世人道:“既然你们不讲仁义,要讲端方,那么,鄙人也和你们讲讲端方。”
那漆雕筠身材颤抖地指着肖逸,只是不断隧道:“你强词夺理……”要寻出肖逸话中弊端来确切不易,几次反复此话,明显已有力反对肖逸。
漆雕筠怒指道:“你……”
漆雕筠说孔门弟子仁义而放过申家,确切说不畴昔。
漆雕筠又气又急,直是指着肖逸道:“这……”
此时,肖逸已不称其为前辈,话语越说越快,如同大浪拍岸,一波接一波地拍在其内心上。
肖逸瞬即又冷然道:“本来前辈口中的仁义满是假的。”
进入殿内,方知大成殿之广漠。殿高八丈,宽十丈,深约十六丈,人入其内,竟心生纤细之感,倍感寒微,谦逊之心顿起。
肖逸虽没有明白举例,但是儒家推行鼓励之策,万年来府邸被人代替的不堪列举。在场之人也均心知肚明。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容人。肖逸俄然换了一副神情,以略带哀告的语气说话,特别是其发挥天人之境,无形中影响着他情面感。漆雕筠火气被遏,顿时如鲠在喉,好生难受。
肖逸得理不饶人,竟也愤恚道:“孔门前十六之家,你都不甚体味,全凭道听途说,那么七十二分炊近况如何、儒家近况如何、青州近况如何,你可清楚?”
世人见状,无不发作平生惊呼。
肖逸闻言,俄然哈哈大笑,道:“好一个‘仁义’。既然孔门弟子如此仁义,那为何另有很多府邸被人侵犯?试问,当时孔门弟子的仁义安在?”
肖逸盯着孔贤人画像看了半晌,以其心志之坚亦感神魂不稳,不由心中骇然,暗道:“孔圣报酬万代师表,确切令人爱护,只是其气过于严肃,倒与儒家之道不符。”
先前那少年见状,忙上前扶着漆雕筠,退在一旁。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祭酒大人呈现如此神态,一双眼睛望着肖逸,充满了惊奇和惊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