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第五战区发来的电报以后,周卫国和王铭章随即筹议了一番,122师留下两个营的兵力守滕县,同时卖力救济伤员和打扫疆场,剩下五百多人归196旅批示,随周卫国所部南下。
“这如何能够,122师自保都勉强,如何能够绝地大反击,还全歼了小鬼子?再说了第十联队但是濑谷支队的绝对主力,战役力之强远不是122师可比的,就算是全部第22个人军加起来也一定是第十联队的敌手,这封电报会不会是小鬼子发来利诱我们的?”
但是当他们赶到那边的时候,发明小鬼子早就撤了!不过看模样撤的非常焦急,乃至于连一些必备的军用物质都来不及运走。
第二百四十三章:日军逃遁(求订阅、求月票)
更首要的是济宁间隔滕县间隔可不近,即便是乘坐汽车也得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如果支/那人在沿途公路上安插一支军队的,援兵没有三四个小时是不成能到达的。
而这么长的时候,充足支/那人将他们这三四千残兵围歼了。
没能完成全歼濑谷支队的作战任务,周卫国多少还是有些懊丧的,但是他晓得有些事情并不是他能决定的。
“是!”
话说周卫国所部一起疾走,赶往滕县以南二十千米外的南沙河镇。按照谍报显现,那边驻扎有小鬼子两个步兵中队。
而后,周卫国当即号令军队调集,然后全军三千余人告急南下南沙河镇!
听到是122师发来的电报,李司令长官仓猝畴昔一把夺过电报看了起来,刚看了个开首就失声说道:“这如何能够……”
李司令长官将电报推到他面前说道:“这是122师方才发来的电报,就在非常钟前他们已经全歼了滕县城外的日军第十联队以及配属的炮兵军队,歼敌五千多人!”
到时候人家以逸待劳,他们这支疲敝的残兵能顺利突围的能够性非常小。
惊的是现在不但仅是第十联队环境不妙,连正在滕县以南作战的第63联队也有被支/那雄师合围的趋势,有鉴于第十联队被毁灭的惨痛经验,矶谷廉介不敢怠慢,当即号令滕县以南批示作战的濑谷启少将当即放弃与劈面之敌胶葛,全军当即北上突围,他会派第40联队去策应他们的。
“德公,这个周卫国还真的是个狠人,不脱手则以,一脱手就力责备歼,全歼了一个第十联队还不过瘾,竟然还要完整围歼濑谷支队,就是不晓得这个作战打算可不成行?”李品仙道。
李司令长官摇了点头说道:“不太像,遵循122师电报上说的,是第十八个人军196旅今晚俄然呈现在滕县城外,并对城外毫无防备的小鬼子策动了突袭,而后城里的军队也当即投入反攻,两支军队前后夹攻第十联队,终究完整将对方全歼。”
李品仙点了点头说道:“如果真的能将濑谷支队的残兵全数毁灭的临城一线,那但是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捷啊,并且灭了濑谷支队以后,小鬼子东西并举南北夹攻徐州的打算就完整的泡汤了。这一战风险小但是预期收益却非常可观,确切能够干上一票。”
但是还没等军队集结完成,就接到了第十联队第三大队第9中队长发来的死别电报,言明第十联队已经突围有望,毁灭期近。
话说,第十师团部在第十联队遭到前后夹攻的时候就接到了火线发来的告急电报,矶谷廉介当即号令济宁四周的第八旅团第40联队以及正在曲阜休整的师团马队联队告急南下声援第十联队。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的第五战区司令部的一干初级将官都愣住了,这电报内里到底说了些甚么东西,竟然会让一贯稳如泰山的德公如此失态。
李司令长官在舆图上看了看说道:“小鬼子濑谷支队的兵锋已经深切到了临城一线,现在前面有第4师和第89师顶着,侧翼有第22个人军的两个半师,再加上周卫国和王铭章所部,倒是能够试一试。”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当即给滕县的122师以及196旅发报,号令他们当即南下攻打南沙河镇的小鬼子。同时让第4师和第89师尽力向北进犯,务需求拖住濑谷支队的残部。再给第22个人军发一封电报,让他们不吝统统代价向中心疆场突击,协同上述军队围歼濑谷支队!”
至于师团部所说的援兵,濑谷启是一点都不放心,因为第40联队分离在济宁四周五六个县,在第39联队被全歼的当下,第40联队能不能南下还是一个未知数。
同时周卫国号令柳战云连夜将军队带到微山县,全军六千余人全数撤到微山湖休整,等候他的唆使。
“这个122师没说,不过王铭章却在电报中必定了196旅的功劳,说如果不是196旅俄然呈现的话,现在滕县恐怕已经失守了。别的196旅的周卫国叨教结合122师南下打击敌濑谷支队的第63联队,共同第20兵团的第4师和第89师以落第22个人军的其他军队围歼濑谷支队残存的兵力!”
周卫国当即号令军队沿途追击,但是因为天气太黑,再加上地形也不熟谙,终究追了半个小时后周卫国还是放弃了。
“196旅不是已经打残了吗,如何另有才气和小鬼子第十联队死磕?”
因为濑谷支队具有多量的汽车,以是几近是说撤就撤,还没等劈面的中国军队反应过来,濑谷支队就撤出了战役,然后一起向西北方向疾走。
就在世人猜想之际,德公俄然再次说道:“好,好一个122师,好一个196旅……”
既然仇敌已经逃了,那周卫国所部也就没有了持续南下的需求,当即全军返回滕县。
而濑谷启少将得知第十联队被全歼以后,整小我都惊呆了,认识到所部现在处境非常的不妙,随即号令虎山、官桥一线的军队当即后撤。
但是濑谷启却没有遵循第十师团部的要求那样从北线突围,而是挑选了一起向西,超出铁道线向着西岗、前留庄一线向西北方向突围。
矶谷廉介此时是又惊又怒,怒的是支/那军队从那边弄出一支四五千人的马队军队,并且一下子就打到了他的腰杆子上,真的是痛煞他也。
接着李司令长官持续说道:“孙桐萱的第三个人军不是已经渡湖南下了吗,问问走到了那里了,如果间隔疆场还远那就让他们前去滕县,代替122师守滕县。如果间隔疆场已经很近了,那就让他们当即插手疆场。”
毕竟徐州会战是一场触及几十万人的大会战,毫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步兵旅长所能摆布的了的,能在部分窜改一些汗青已经很难了,风雅向上只能渐渐来吧。
这时李品仙忍不住问道:“德公,到底产生甚么事情了,让您如此的欢畅?”
反观在西北方向并没有支那人的重兵,乃至于连零散兵力都没有,以是濑谷启很干脆的就号令军队沿西北方向突围。
濑谷启是一个非常夺目且战役经历丰富的批示官,并且他还对本身麾下的第十师团的战役力非常的清楚,对方既然能全歼第十联队,那申明滕县方向必定是呈现了多量的支那援兵,在这类环境下他们如果还持续遵循师团部的号令一起向北突围的话,很能够直接一头撞入对方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