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乃是宗室。必定晓得此中短长。臣妾听闻,为全大局,懦夫亦多断腕。”王美人柔声欣喜。
待赈灾粮秣吃完,饥民无有活路而为流民者,日众。另有不肯离家而裹挟落草者,亦多。豪强大族,广建坞堡。掘沟引水,上设箭楼弓手,又置吊门收支。马价、粮价一起走高。
之以是,六子同出。正因身受党锢所累。须知,便是六子陈光,亦是顺帝阳嘉四年(135年)生人。今已年近半百。若不退隐,此生再无机遇。重开党锢,风传好久。却难实施。天下士人早已绝望。今蓟国如日初升,能三兴大汉者,唯有蓟王。几成海内共鸣。
“且随我来吧。”太史慈这便拨转马头。
朝廷假想殷勤,诸如三公九卿,自不会缺衣少食。
“诸位贤弟,为兄去也。”张郃跨马追去。
“大哥年不敷十五。如何上阵杀敌。”潘獐儿亦劝。
“合法如此。”蔡邕亦笑。
陛下略作考虑,不由大喜过望:“美人奇策!”
“先前早已说好,我等兄弟共进退。大哥何其急也?”马超问道。
蓟国多“少年长吏”。数位“老臣入朝”,亦可做舱石慎重。且六人各已有子。陈政之子陈佑,字景叔,亦是良才。也已入太学坛,拜在大儒刘宠门下。另有陈唐、陈谈、陈缔。皆德行出众,才调亦足可为一城之长。
即便是五兑三,与五兑一相较,亦为其三倍。如此,转手之间,销金窟内铜钱,当多增二倍!
天下士人,闻风而动。
楼桑演武场。
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若以“天下大局”视之。陈寔以满门押注蓟国,必有实足胜算。
拯救之恩,无觉得报。与老父,兄长商讨后,便退隐蓟国,授为博士祭酒。得食千石俸。
天下皆知,蓟王尤重才德。蓟国行高薪养廉,便是三百石城长,亦需德才兼备而不成任。有才无德,为祸更烈。
正说着,忽听头上有人唤道:“你便是张郃?”
蔡邕点头道:“夫人多虑了。为夫并无此意。”
“恰是。”张郃等人仓猝施礼。
“我还缺一队率。可愿同业?”太史慈笑问。
只因“粮马同价”。三郡乌桓、十四部鲜卑,南匈奴各部,北疆十二部高车。以牛羊换蓟国粮秣,亦未有增加。
“速把黄门令唤来。”
“哦?”陛下一愣,决然点头:“以一兑五,何其亏也。”
细细一想,又点头道:“以一兑一,蓟王必不肯纳。然若二对一,或五兑三。当不足地。”
大儒陈寔二子陈政、三子陈洽、五子陈信、六子陈光,紧随二位兄弟,亦纷繁退隐蓟国。
王美人忽道:“陛下何不将库中旧时五铢,皆换成四出文钱?”
蔡邕一愣:“夫人何出此言?”
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来人。”陛下一扫颓势。
王美人又道:“既是蓟王上表,求开党锢。陛下恰好开口,以一兑一。难道赢利数倍。”
西邸,万金堂。
抬头一看。顿时少年英豪,恰是年方十八的蓟王四弟,太史慈。
“喏。”
“大哥保重。”马超等人躬身相送。
“自为朝政。”陛下随口答道。
陈忠亦少年英才。退学蓟国太学坛,拜在大儒崔寔门下,习治政之术。
此时还不登蓟王之车,更待何时。
新得南部五县,已调派干吏,前去交割。自西而东:北新城、高阳、易县、鄚县、文安。五县在籍人丁三十余万。不及升闰年间一半。足见黄巾祸烈。
“求之不得!”张郃抬头答道。
对蓟国而言。影响甚微。
“懦夫断腕。”陛下眼中忽闪过一丝异色:“美人,言之有理。”
“奴婢在。”
见陛下沉默不语。王美人遂将已在怀中熟睡的皇子,悄悄放入胡床。起家来见。
少年时,陈纪子陈群,曾与陈谌子陈忠,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祖父陈寔,陈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指两人难分高低。
“公然如此?”夫人笑问。
“张大哥!”听闻张郃应募参军,马驹儿等人,仓猝赶来相见。
“王命自出陇右。王傅受命发兵,讨黑山群贼。今又得五县,恐人手不敷,故来应募。”张郃笑答。
“陛下何故忧扰?”
慈视正用心练字的爱女蔡琰,蔡邕有感而发:“陈太丘虽有六子。然我有一女,足矣。”
王美人旋即不语。陛下自行说道:“蓟王上表,求开党锢。党人于国无益,然却于朕倒霉。两难之间,故多迟疑。”
王美人盈盈下拜。
话说,蓟国四师之大儒陈寔,四子陈谌,字季方。与兄陈纪齐德同业,父子三人并著高名,世称:三君。因党锢,赋闲在家。年前病重抵蓟国,入国医馆诊治,方才转危为安。
又何必多此一举,压宝别家。
“太丘六子”同殿为臣。颤动海内。
“各位贤弟。”一身戎装的张郃,这便抱拳。
“美人如玉。真乃朕之‘浑家’也!”陛下由衷赞叹。
加上先前六县,蓟国已有十一县。乃河北第一强国。四方馆虽无大贤退隐,三百石城长,倒是不缺。
蓟国太学坛,后院精舍。
见夫人犹不信,蔡邕这才说道:”琰儿机灵聪明,深得王太妃,王妃心疼。今后落落初成,必入蓟王家门。故为夫才有此叹。”
然斗升小吏,却苦不堪言。特别是关东大地,多有小吏弃官而去。令吏治更加腐败。
陈家三代皆迁入蓟国。英才辈出,将为蓟王所用。如何能不令天下赞叹。
“开春以来,入西邸求官者寥寥。只因关东群盗蜂起,民生凋敝,有利可图也。而陇右,羌乱未平,又遍及羌胡牢营,非蓟王不成镇守,自无人愿去。江左富庶,却时有山越为患,合浦等地,民怨四起,眼看暴动将起,亦无人问津。关中大地,事关鼎祚,又岂能假手于人。放眼望去,已无寸土可售。”陛下一声长叹:“今季诸国上计,献费颇低。唯有蓟国可称充足。如之何如。”
“王上少年景名。蓟国少年长吏何其多也。又岂,少我一人。”张郃豪气自生。
夫人听闻,不由嗔道:“但是想纳妾?”
朝中百官俸禄,为“钱谷参半”。便是为平抑粮价。丰年多禾,粮价偏低,另有铜钱维系。若如此这般,粮价如马价,铜不值钱,亦另有半谷保持生存。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若想生子,何不纳妾?”夫人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