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普天之下皆觉得。百万流民得蓟王善待,何其幸也。
宜将二郡人丁,填满百万。
家臣尊蓟王“主公”。国人尊“王上”。南阳百姓,皆唤“主父”,“王父”或“东父”。戴德之情,溢于言表。
如前所说,南阳乃帝乡。贵胄浩繁。避祸时积财无从照顾。孔殷间,唯有将一两件传家宝从密室抢出,随身带来。
闻战后不久,董卓收拢十万雄师,奔赴洛阳。先从左中郎将吕布手中,强取洛阳八关。又据洛阳近郊苑囿。而后挟威入宫,觐见少帝。
二帝为争汉室正朔,无所不消其极。
万舟并发,一举救下百万之众。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温饱起盗心。亘古稳定之真谛也。
不但天下皆如此想。蓟国高低,不管高官少吏,鸿儒白丁,老弱妇孺,亦如此想。特别蓟王广开言路。太学、大学,值用人之际。海内大儒,纷繁来投。
举族来投,亦无妨。不欲散居亦可。
就是有钱。
取三十万迁入安北。汉人占比,亦足有半数。再取六十万,填入辽海。开辟半岛。剩下十万匠人,入籍大利城。数万贵胄,分置楼桑、南广阳等,通都大邑。临时居住。待南阳水退,再重返故乡不迟。
“谢司徒。”许攸再拜落座。
董卓高居主位。但见一人,趋步登堂,肃容行大礼:“许攸拜见司徒。”
司徒可开府。因而乎,董卓大肆封赏皋牢有功之人,拉拢民气。忠于臧旻、田晏、夏育一干人等,不是被借端调离,便是因罪夺职。不出数月,十万雄师,皆为董卓所用。扼守八关,固若金汤。
且说,蓟王万舟齐发,八方驰援。莫非未卜先知?
蓟王身为人臣,唯退而求其次,保住百万黎庶。
当如何破?
少帝见其行事,虽略有乖张,却恪守臣节。垂垂按下心结。然终归圣心难料。少帝究竟如何作想,外人皆不得知也。
或有人言,蓟国纵强大一时,亦不过千里之土。一州之地。如何能与十三州相抗。今南阳新帝,一败千里。洛阳少帝稳坐大位。只需十年涵养,十年生息。更加二十年后,蓟王百子长成。推恩令下,千里封国支离破裂,不复先前状貌。
有钱固令人羡慕。然如何费钱,方见真章。如蓟王这般挥金如土,不但不招人嫌,且还广收民气。蓟王若不是明主,另有何人可称明主乎?
安北郡,先得扶余四加四十万众,后又连续迁入十万众,再加汉民十万,船民十万。落日、昌城、骊城、絫县,计有七十万众。不管通渠圩田,筑路营城,皆不短人手。
退隐蓟国,家人虽举族北上。宗亲四邻,仍遗留浩繁。
便是安朱紫汤沐邑之淯阳县,亦同毁于大水,片瓦无存。蓟国南阳官吏浩繁。前有郦城令阴修,三举乡党。王傅黄忠,亦出南阳行伍世家。
然辽海郡,沓氏、金州、海阳、临渝,四县地广人稀,人丁之和,远不及国中一县。先前虽将二十万高句丽,分置海阳、临渝二县。然沓氏、金州二县,一向苦无充沛人手可用。多为国中青壮,短期客庸。
入营方知,统统花消全免。汤药白粥,充足供应。确无隐疾,便会分户各城。户户得田一顷,宅院一座。
少帝欲盖弥彰,本欲堵悠悠众口。然天下有识之士,倍思前后,多已窥破天机。淮泗大水,为何倒灌南阳,先不提。四方将军不造云梯攻城,反造海量竹筏,亦毋论。
答案,呼之欲出。
新得百万南阳公众,蓟国二十七县,终得美满。
本觉得黄巾乱后,天下始安。岂料飞来横祸,故里尽毁。
换言之。此乃天灾,非是天灾。
“子远所为何来?”董卓明知故问。
六月,罢太尉樊陵。
与会佳宾,皆叹服。
南阳郡,秦置。
初登高位,董卓亦知收敛。君前君后,未见失礼。朝会奏对,无出缺席。
书报门下署。由门部属吏,逐次答复。好言相劝,以安其心。
洛阳城中,司徒府。
既如此,为何不广而告之,令南阳公众,先行遁藏。细思恐极。必牵涉二帝之争。蓟王故恪守臣节,未曾超越。
前汉分天下十三州,南阳归荆州,时辖三十六县。今汉仍属荆州,郡治宛都,领县三十七。封南都,尊帝乡。云台二十八将中,有多达十一人出自南阳。户五十二万八千(528551)口二百四十三万(2439618)。
贤明如此,却饱受昏君掣肘,不能毕尽全功。
自蓟王大兴稻作始,蓟国年年皆有新民落户。特别东部安北、辽海二郡,乃屯民重区。知南阳百万之众,无家可归。安北守阎柔、辽海守郭芝,前后上疏。欲迁南阳公众,入治下安居。
“哦,子远来了。”董卓温暖一笑:“免礼,赐座。”
“欲行毛遂自荐也。”许攸面色不改。
《蓟国大百科全书》,编撰日趋精进。虽未成书,却已蜚声外洋。蓟国大儒学,亦广为传播。引海内学子,纷至沓来。
至于浅显公众,现此生有望。唯有久居蓟国。试想,户户美田一顷,稻鱼二季。蓟王轻徭薄赋,足可安居。
历经战乱,仍余过半。
蓟国高低,皆大欢乐。好似占了天大便宜。
便有大儒笑道:时,高祖入汉中称王,亦不过千里之土。亦数败于项羽。终一战而胜之,立四百年煌煌天汉。我主年不及而立,千里膏壤,千万百姓,谋臣如雨,虎将如云。更加中立幕府,统四方百万雄兵。君不见,水淹南阳,一片泽国。我主一声令下,万舟齐发。救百万黎庶于存亡一线。古往今来,见此仁主乎?
如愿进位三公之司徒。
撤除蓟国海兴,船只浩繁。蓟王豪掷亿钱,足额付出来往僦费。亦为人津津乐道。
得蓟王万舟齐发,悉数运抵国中。虽被分置各处大营,仍想方设法,饰辞投帖。求广开便利之门。
当时,少帝如日正中,合十三州之力,能制衡蓟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