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蓟国多“少年长吏”。年十五退隐,合法适合。然十里函园,乃蓟王陵。悬楼九坂,权贵三千。再加皇亲国戚,争相入园。十五少年,足服众望否?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历经开年大典,少帝颇显沉稳之貌。见多识广,屡见不鲜,便是指此。待此等大典,皆可应对自如。百官临朝,另有何所惧。蓟王临朝,便宜行事。无需次次上朝。三公九卿,何董二戚,并二位幕丞,足可打理一朝之政。

上陵礼后,朝政始兴。百姓、群臣,皆收拢心性。一年之计在于春。切莫因小失大。

所幸左慈道行高深,堪堪避过。又及时脱手,应对恰当。保住刘惇性命。稍后复苏,入蜀祭奠授业恩师,亦是人之常情。然,为何又展转抵京,死于千秋观中。

察验无误,由函园朱紫亲手拆封,呈于夫君劈面。

“刘惇。”本相明白。本来,知名方士,名唤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乃平原方士襄楷门徒。襄楷入云台山治后,四方馆长朱建平,曾命麾下相师刘良,赴平原查探襄楷踪迹。遂与刘惇了解。后举其入陇右四海馆,拜在左慈门下,如此。

年底大雪,倒春尤寒。上陵礼后,气温日渐回暖。除背阴处,积雪深厚。园内只剩残雪。阳渠解冻,为时不远。接连主持两次开年大典,再加阳春日暖,万物萌发,刘备非常倦怠。

“此刘平,非彼刘平乎?”蓟王目光通俗。意味深长。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贿,摽(标)卖地步,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时江淮宗贼大起,沆瀣一气。觊觎鲁肃巨富,常有兼并之心。

开年不过十五,便举其退隐。

刘备遂传令,择谷旦,拜鲁肃为函陵令,兼领王宫舍人。秩双千石俸。待大河解冻,随船队直入阳港,执掌十里函园。年十五,千石退隐。二千及冠,亦不远矣。郭奉孝以后,又出大才。可喜可贺。

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大局)。本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有惊无险,脱困行至江边。乘来往江表十港之蓟国海市大舡,北上蓟国。逃出世天。

太妃射中书令赵娥,六百里呈报京师,由蓟王决计。

太妃专开朝议。便有大夏令刘晔,举老友鲁子敬。

蓟王陵,可设“函陵寝令”,简称“函陵令”。十里函园,有编户一万三千。近四十万众。单置六百石陵寝令,恐力有不逮。刘备上表陈情。得太皇并少帝应允,将函陵令,品秩擢升至千石。与县令相称。究竟上,封国之事,蓟王可自决。只因函园毗邻京畿,兹事体大。故需慎重行事。

蓟王特赐师弟刘晔百金,以示嘉许。

公孙长姐,又岂能回绝。这便放心住下不提。

大江东去,四时不冻。

鲁肃允文允武,正堪大用。且本性与蓟王颇多相契。麾下少年侠客,亦能助鲁肃行事。可比少时来投,顺阳卫。诚如,体貌魁奇,少大哥成,亦是本钱。

正因地处京畿天子脚下。右相耿雍亦不敢擅断,遂入宫通禀。

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来往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暗中练习),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今欲举族北迁,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残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蓟国沃野万里,民富兵强,能够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健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

王妃本欲早归。蓟王不舍,挽留至今。言,待三月上巳节后,再返不迟。

见贰情意已决,蓟王亦不勉强。再择合适之选继任。

“喏。”

客岁底,已举家迁入楼桑大溪地,得刘晔举荐,入太学坛。时蓟王已北上,故未知也。

蓟王看后,欣然一笑,脱口而出:“伏路把关鲁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刘备心中一动:“速呈来。”

首任函陵令人选,年前蓟王已六百里去信国中,扣问二位国相。

“报!”云霞女卫,入阁通禀:“四方馆六百里传书至。”

依律,帝王陵寝,当设“园令”。《后汉书·百官二》:“先帝陵,每陵寝令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守陵寝,案行打扫。丞及校长各一人。本注曰:校长,主兵戎盗贼事。”

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表里俭仆,不务俗好。起居寝卧,手不释卷。又善议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上庠令郑玄,如获珍宝。赞其曰:有过人之明。

各地上计使团,四散而归。庙门处,各色人等依依惜别,相约来年再见。如前所说,蓟王辅政当满五载。掐头去尾,来年上计,必如先前这般。

函园乃蓟王陵。内里事件,本由幕丞荀攸,代为掌管。今,幕府与封国并立。辅汉幕府属吏,便不宜参与封国之事。且朝政庞大,荀攸“力有不逮”,故而请辞。刘备知其乃为避嫌,并非力所不能及。

所幸无外人在场。

刘晔与肃和睦,遗肃书,曰:“方今天下难安,乱象已生,吾子姿才,尤宜本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想我蓟国,披甲十万,处地肥饶,淮泗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时不成失,足下速至。”肃答然其计。欲举族北上,迁入蓟国。

“被人暗施‘骊龙假寐’之禁术。”刘备如有所思。据左慈描述,刘备窃觉得,所谓“骊龙假寐”,乃是一种心机表示术。对特定影象,或特定思惟,产生心机投射,或称“精力映照”。只需有人刺探襄楷下落,投射便会震惊。刘惇遂在前提反射下,产生应对行动。张嘴扯动构造,行暗器伤人。

左慈亦传书,继说颠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