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若参与此中,袁术焉能置身事外。”何后点头:“此中有诈。”
刘平赞道:“公然‘人中吕布’,此时当有酒。”
“臣,定铭记肺腑。”何苗下拜。
十里函园,兰林里,河东太守袁绍别馆。
吕布嘲笑:“某有一友,夜夜捎带。”
见帘内何后,迟迟不语。何苗壮胆发问:“窦太皇孤家寡人,孑然一身。背后无兄族,身前无子嗣。何故暗授‘衣带诏’。此诏又何所指……”
“服从!”何苗大喜。时至本日,能护何氏满门全面,唯我蓟王刘备。单凭何后与蓟王之血脉拘束,岂能坐视不管。
“乞屏退摆布。”何苗欲言又止。
“既是‘清君侧’,自当与我儿相干。”何后竟已窥破:“时至本日,黄门势弱,党人大兴。窦太皇父,前大将军窦武,乃党人之首,号称‘三君’。传闻,先前窦太皇便以‘除党锢’,与董妪指天为誓。党魁张俭,今身居九卿高位,党人已据半壁朝堂。试想,若蓟王就国,朝中能制衡党人者,又是何人。”
“乃是由,后将军兼领并州牧董卓,将密诏暗中缝入袁绍等人衣带以内。故称‘衣带诏’。”何苗低声答曰。
“传闻,漠北没鹿回部单于,便是前雁门太守窦统。乃大鸿胪窦章之子,窦太皇从兄。避窦武之难,亡奔匈奴,成部落大人,遂改姓没鹿回氏,生子窦宾。先前鞠城兵乱,欲护太皇及少帝,远遁漠北。却被贾诩,单车拦下。”何苗又以私语相告。
何苗咬牙道:“臣痴顽。本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是……臣与董骠骑。”何苗脱口而出。
“莫非,你与袁术有‘龙阳之兴’。”何后皱眉。
“知此等隐蔽,焉不起疑。”袁术点头一笑:“何苗此人,不提也罢。”
“乃从南阳太守,袁公路处得知。”何苗又答。
西园,长乐宫,长秋殿。
“如何?”袁术扬眉一笑。
“恰是。”何后星眸清冽,闪动寒芒:“谁言窦太皇无欲无求。若肃除外戚,搀扶党人。当如窦大将军临朝时旧事。”
“喏。”何苗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所言竟八九不离十。公然世上无不通风之墙。
“何车骑,何其急也。”见他举止狼狈,有失面子,何后眉头斥道。古来成大事者,无不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岂能如何苗这般,人前失礼。
“何车骑,且听朕一句剖心之言:自古争权夺势,成王败寇,有进无退。”
“美酒在此。”吕布顺手取来,恰是翠玉美酒。
“何苗起疑否。”袁绍又问。
“且说闲事。”却被何后打断。
“起来吧。”何后心生暗叹。若大兄尚在,何必苦口婆心,劝说何苗。
天光大亮,便有一车,奔突入园。
“何事惶恐。”何后遂问。
“左中郎将,心有忧思。‘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即便案上摆满珍羞美馔,杯中斟满翠玉美酒,亦难下咽。”刘平笑叹:“左中郎将,脾气中人乎?”
袁术散尽酒气,登门拜访。
“事成矣。”袁术笑答。
袁绍奋然击掌:“党魁奇策!”
何苗躬身近前,帘下言道:“窦太皇亲传‘衣带诏’于董卓、袁绍等。密约‘清君侧’。”
“非也,非也!不过是一时尽情,纵情而至。”何苗赶紧否定。
“袁术素与臣交善。昨日相约共饮,袁术酩酊酣醉。与臣同池共浴。期间……”何苗话锋一转:“不经意,泄漏风声。”
“哼哼!”何后笑道:“朕,当真小觑了窦太皇。”
“哦?”何后眸中精光乍现:“何为‘衣带诏’。”
“从那边得知此事。”何后诘问。
略作考虑,刘平心领神会,抚掌笑曰:“好酒,老友。老友,好酒!”
心中大定,何苗喜乐参半。半晌之前,六神无主,心惊胆颤。半晌以后,化险为夷,云开雾散。再回想,又捏一把盗汗。三宫之斗,兵不血刃,胜负已分。杀人于无形,何其酷烈!
“速去请守丞相见。”何后已有定计。
兄弟落座,袁绍屏退摆布:“事成否?”
刘平奇道:“此酒早已入贡,号‘宫廷玉液’。今除瑶光大殿并三足乌宫,断难寻觅。左中郎将,那边得来?”
少顷,刘陡峭缓展开双目。冲吕布笑道:“闻左中郎将,常与朝中公卿,置酒高会。不知然否。”
俯视吕布昂然九尺之躯,刘平心生佩服:“左中郎将,请舍内一叙。”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落座后,刘平轻声吟诵,恰是先秦《河上歌》。
起家后,何苗又问:“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只剩……窦太皇垂帘称制!”何苗切齿言道:“公然。利字当头,无有信义。”
“倒也去过一两回。”吕布实话实说:“何如吟诗作赋,非布之所长。裹挟此中,甚是无趣。后便是名流张俭相邀,亦推委不去。”
吕布称“友”,此中深意,不言自明。故刘平才为其,畅怀一笑。
“请。”如前所言,二人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相互安慰,遂成至好。吕布虽善于边郡,狼性猜疑。然待至好老友,可谓热诚。正如与刘平这般。
吕布萧洒一笑:“大丈夫只患籍籍知名,老死榻上。何患身后无妻。不急!”
吕布轻声拥戴。心有戚戚。
“回禀太后,大事不好。”何苗语出惊人:“臣探得一奥妙事,仓猝来见,因此失礼。请太后恕罪。”
“报!”便有亲信堂下密报:“何车骑,先入西宫,后入函园。少顷,便有蓟国公车,相伴下山。直奔西宫而去。”
“还能信谁?”何苗一声长啸,悲从心起。
“何车骑,何不早说?”何后明知故问。
何后遂命摆布皆退:“且说来。”
不等车驾停稳,车骑将军何苗,飞身跃下。一起疾行登台。轩下除鞋,趋步入内:“臣(何)苗,拜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