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多禾。

果脯蜜饯,汗青悠长。今汉赵华所撰《吴越春秋》:“越以甘蜜丸欓,报吴增封之礼。”《三国志·吴志·孙亮传》裴松之注引《吴历》:“亮后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

先前苦于,少蜜寡盐。现在蓟国养蜂大成,盐府广辟盐田。蜜、盐,皆不缺。滋长鲜物储藏。牵风探海,两大海捕利器,大行其道。海货产量大增。腌制后,广输漠北,西域。极西之地,悠远绿洲,亦闻海味。

何其便当。

看似烦琐,刀刀割肉。然所谓“鱼与熊掌,不成得兼”。舍鱼而取熊掌,弃取有道也。

蓟国长粒粳米,贩运四海。更商定俗成,将蓟钞广输天下。干支海市所至,必有赀库官船到达。只需五家船商作保,便可开设账户。账户如诊籍,乃身份认证。赀库兼有质舍服从,可抵押金玉重器,等价兑换蓟钞。便是本地特产,亦可依时价抵押。过期不还,择转卖市中船商。便是四时鲜果,海货鱼鲜亦无妨。海市工船,可当场做服从脯鱼干。工费需另算。时下保鲜,不过烘干脱水、蜜渍、盐渍。鲜果蜜渍,鱼肉盐渍。会聚于蓟式构造船内,何其便当。

闻蓟国开镰,天下皆松一口气。蓟国千里国境,水网纵横。为调度水源,特地保存东西掘鲤淀。更加雨污分流,池沼丰腴,肥水灌溉。稻作因此大兴。上计署预算,今季官民二田相加,可得新谷八亿石。且只多很多。

若为蓟人,需拥《蓟法》。《二十等爵》、《圩田制》等,诸多法规律令,皆需遵循。首当其冲,户田一顷,户宅一座。多余田宅,若无族亲宗人豆割。则由蓟国赀库,以时价收归官田,官宅。《蓟法》:“五大夫一妻二妾,公士一妻一妾”。家中豢养,艳婢舞姬,苍头监奴,亦需斥逐。舞姬入籍乐府,艳婢收为官婢。苍头监奴,皆重编入户。牲口家财,照实上报,照章征税。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齐民要术》亦有“梅、杏皆可觉得油、脯”,梅“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之记录。此中“蜀中藏梅法”:“取梅极大者,剥皮阴干,勿令得风。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也。”

以蓟国为暴风之眼。河北大地,豪强大姓,被蓟国爵民,敏捷异化或代替。

立冬前,蓟国千里水稻开镰。

凡有冥顽不灵,不等螳臂当车,便祸起萧墙。或父子反目,或兄弟阋墙。权为亲信所夺。

更有甚者,蓟国吏治健全。只需入市楼,填报编户申请。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终归财能通神,有利不起早。

所谓秋高送爽。晚稻收割骨气,北地少有雨水。便有累日阴雨,蓟国亦有烘干塔,可不借日晒,烘干新谷。总之,为一季稻作,颗粒归仓。蓟国高低,无所不消其极。

因而,一传十,十传百。渐成簇拥之势。

究其启事。农耕,特别是成建制,大范围的农作。时下唯我大汉,能够世代因循,传承四百年。持续稳定产出。并能够预期。正如蓟王授米,岛夷顺服。环顾四野,原始部落,多刀工火种,茹毛饮血。便有少量农作,亦因天灾天灾,而不成持续。充饥尚不能足,如何发卖别人。故丰衣足食,实在很简朴:丰至酿酒,糜至外贩。

待与《蓟法》毫无违背,方可申请编户。

一言蔽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报酬财死,鸟为食亡。

旧币萧瑟闭幕,新钞粉墨退场。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雅色素而黄,谦虚轻且劲。岂无雕镂者,贵此成本性。”老农发自肺腑的欢乐,一时无从纾解。唯与王分享。朴素拙诚,劈面而来。本性使然。

可想而知。四海财产,皆随国浑家物,会聚蓟国。

大汉十三州,记实在案,不过三千余万民。此中蓟国,便有千六百万口。占大汉一半。如凉州,口粮已能自给。西域都护府亦可足食。唯有西域五十五国,需季季贩运新谷。外洋番邦,远至顿逊五国,皆如此。

现在,蓟国稻作,耕作收割,皆为畜力构造器。田马耕牛,拖拽由割草车改革而成的割稻机。于田间来往折返,割稻如飞。水稻收割前,需经晒田。其目标,便是为利于车行构造器,下田行走。除此以外,蒸干稻谷湿气,谨防霉变亦是主因。

“巧诈不如拙诚”。

巨利当前,无人能挡。

以上各种,皆由市吏代为筹办。只需坐享其成,无需亲力亲为。特别所囤田宅,皆时价卖出。所得蓟钞,如数存入账户。各项出入,一目了然。

蓟人之富,特别爵民,远超河北豪强。种田十倍利,经商利百倍。市舶寺买卖所内,海内豪商会聚。寄舱劵、寄田券,一券难求。

掘鲤淀内。屉舟来往,分波逐浪。船头堆满稻谷,老农踏浆而歌。歉收总令人高兴。遥见三足踆乌,便有屉舟靠近。舟上七旬老农携孺孙,登船献穗。

甘后等一众后妃,于高处观之。无不动容。

先前河北豪强,多行张望。待摆布皆有编户,入籍后坐享暴利。远非种田可比。

效果自是斐然。

正因一国广济天下。时人才称蓟国,大汉一藩。

千六百万民,户户丰衣足食,还能广济四海。如何不令天下人羡慕。

编户齐民,乃蓟人统统便当之底子。若为蓟人,必先编户。编户以后,方能开设账户。得五家作保,并存入一笔不菲保金。方可入市舶寺,买卖所,贩购寄舱劵、寄田券。

蓟王欣然纳之,回赠蒲桃锦。老农固辞不受。蓟王又赐壶芦美酒。老农再拜而去。

服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种田不过十倍利。我等皆欲取一本万利。汝却不欲。自寻死路乎?

世之明主,莫过夫君。

蓟国一日三餐。壮劳力,年食粳米三十石。以产米七成计,可养壮劳力,一千八百余万。以一家老幼计,足可活民一亿。米为主食,三餐必备。诸多辅食,五花八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