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蓟国五十余县,多有旧县复立。话说,蓟王少复祖爵,受封临乡侯时,临乡亦早已坍废。城池尽毁,公众四散。蓟王于一片白泽中,重修临乡城。二十载,弹指一挥,白驹过隙,今为北京,号“大衍之都”。旧县复立,一脉相承也。

“确可新立一县。”蓟王悄悄点头。易、鄚、阿陵,三县西临掘鲤东淀。易县居东淀之首,鄚县居东淀之腰,阿陵县居东淀之尾。阿陵,西连高阳,东接文安。高阳、阿陵、文安,三县又顺下泒水。如此,水陆纵横,皆有雄城隔绝。蓟王若易县为京,足可护麟子阿斗全面。

先前,蓟南尹陈群上疏,欲重修阿陵县。蓟王言,可。既命将作寺大匠师田银,实地勘察。微缩模型图,今已制毕。摆布国相不敢怠慢,上呈主公劈面。

又何来,存亡契阔,一诺令媛。

国事毕,蓟王设席接待摆布国相。酒足饭饱,二国相乘官船返回王都。国事繁忙,不敢有一日之疏。

安昌郡先立,亦无不成。稻收如火如荼,暂搁朝会。蓟王遂传命少府,先行制诏。待颗粒归仓,再公之于众。不迟。

颍川王谢,荀氏后辈,皆有才学。或入五学,或为博士。更加慈明无双,万石国老。荀攸为蓟国谋主。荀氏六长,皆为千石城令。满门漂亮,蓟王如何能不善待。

“太学五经博士荀愔等,可出为(县)长。”耿雍对曰。

百忙当中,摆布国相,连袂觐见。

然殊途同归。群臣劝进,三兴汉室之心,江山可鉴,日月可表。

遂将荀氏举族迁入楼桑大溪地。与郑门后辈,毗邻而居。楼桑文风鼎盛,一时无两。以慈明无双为首,称“明学”。又称“家学”。言指传承“荀学”也。“明学”渐与“郑学”并列。

须知,大汉经学治国。学好经文,乃为良吏之基。比如《春秋决狱》。凡能体味《春秋》之精要,断案决狱当无往倒霉。

蓟王笑道:“五经博士,岂可为三百石长。”

三足踆乌,船宫正殿。

一言蔽之,民气不古。

如此一来。类比后代高考:挑选、填空、浏览了解、作文。皆有据可考,有的放矢。只需出自蓟国五学,当可最大程度,摒弃流派之见。

时人,只需根据经文所言,循规蹈矩。为人行事,虽有整齐之别,然断不会有失公允。时下,五胡尚未乱华。后代皇朝,不管汉化胡人,亦或是胡化汉人,尚未假宗教捉弄百姓:蝇营狗苟,说一套,做一道,人前人后两面皮,官字高低二张口;权谋诡诈、党同伐异,男盗女娼、假仁假义,狼狈沆瀣、乌烟瘴气。

以是,后代皇朝,称文学,只用于修身养性,熏陶情操,顺带吟诗作赋,充作进身之阶,代写家书,聊以糊口,仅此罢了。唯汉时,称经学,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

正如先前,薮东守乐隐并辽海守郭芝,联名上疏,请立宗正寺。蓟南尹陈长文,请复立旧县阿陵。酒徒之意,皆不在酒。

蓟王和光同尘,明以照奸。如何能不知,群臣心中,所思所想。只不过,比起请立宗正寺,众目昭彰。复立阿陵,不显山,不露水。其影响,远不如前者。

《大百科全书》,将包含王学在内的,大汉经学门派,融会贯穿,兼容并蓄。且书录经文,皆由儒宗并国中大儒,对比先帝御赐蓟王兰台藏书,逐字勘定。其精确无误,堪比《熹平石经》。经文注解,亦由儒宗并大儒,通力而为。断不会望文生歧义。诸家精要,悉数保存。并与别家对比。所谓“相得益彰”,“相形见绌”。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便有众说纷繁,高低无从鉴定。亦交由学子,自行顿悟。

“主公明见。”耿雍笑道:“荀绍,字公承,荀衍之子。荀闳,字仲茂,荀谌之子。二人皆为太门生。三百退隐,合法其用。”

蓟王心中一动:“莫非,余下首阳、芦州二县,亦出荀氏后辈。”

二者,切莫混为一谈。

为何?

“易县,南距鄚县六十里,南距阿陵旧城,百余里。”右相耿雍奏报:“阿陵旧城,东南距河间国束州县约百里。县界均分五十里,即便如此,阿陵城,亦足有九十里县境。若依泥泽为界,当径百里不足。”

蓟王问道:“安昌郡三县长吏,可有适合之选。”

“可加‘太中大夫’,秩比千石。领文生长。”耿雍再进良言。

时至本日。除荀彧一人,孤悬河南,荀氏皆迁河北。

启事很简朴。大汉经学之奥义,便是自下而上,“最遍及道义”的“书面注解”。

荀愔,字子安。荀彧堂兄,荀祈族父。祈与愔,俱闻名。祈与孔融论肉刑,愔与孔融论贤人好坏,并在融集(《孔北海集》)。自荀攸退隐蓟国,颍川荀氏,连续举族北上。却仍有半数族人,为守祖业,多有滞留。然自南阳大水,蓟国万舟并发,不分贵贱,救回百万公众。民气所向,天下局势已定。家业皆可弃也。稍后蓟王为除先人争地之困,传命督造王陵。南阳大族,纷繁迁坟北上。最后一批荀氏族人,亦北归蓟国。

“喏。”

“葛城令司马朗,可为安昌守。”蓟王早有定计:“命朝都守华歆、昌黎守邴原,从旁佐之。”

死读圣贤书,反沦为笑柄:愚不成及也。乃至于,贤人之书,于宦海、贩子,宫廷、家宅,全无用处。空口白牙,说话权当放屁。

“安昌郡,三县定立。何报酬(太)守,主公可有定夺。”耿雍奏问。

陈群上疏,别有深意。

“可也。”蓟王从谏如流。荀氏后辈,足可拜托。徵辟与察举,相向而行。乃时下最首要的举才手腕。所谓“因才施用”。蓟国大儒学,源自荀子。论家学渊源,荀氏一族,独步时下。平凡人等,如何能及。固然,孤掌难鸣,独木难支。待《蓟国大百科全书》编辑毕,国中五学弟子,皆研习日久。蓟王当开科举之先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