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义弟,天下着名。少时四友,亦列此中。族中兄弟,不成或缺。能入迎亲行列,皆是蓟王家人。楼桑父老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老端方。户户敬酒一杯。可想而知,待走出流水长席。队中豪杰,早已东倒西歪。楼桑多刘氏宗人。三墩名号,不时出耄耋父老之口。关羽、张飞,代兄长答话。自未曾失礼。
东西交构,和合共生。
仪仗止步殿前。保卫侍御姬,如花笑靥。轻启殿门,唯放蓟王一人入内。
和亲,也叫“和戎”或“和蕃”。蓟王和亲,熟门熟路。便是王城百姓,亦驾轻就熟。秦后制如公孙王后。迎亲步队自出王城,再由楼桑老宅,穿十里长街,于白湖登船,舟行南港,换乘王宫车驾,列队入王城,蓟王携文武百官,于轩下相迎。迎亲、送亲二使,引领步队,徐行登阶。因新妇皆有幂篱盖头,故由宫人持檠(qíng)带路。
邑中车楼,豢养良马二十五万匹。若非蓟王精益求精,宁缺毋滥。二万五千户邑民,户户只许饲马十匹。便是百万马匹,蓟王亦养得起。千里稻作,青储饲料何其多。
由国中大儒,共同勘定之“和亲国礼”,汉胡杂糅,合璧东西,昌大非常。
多年前上谷乌桓王难楼,兵围逎国。幸得蓟王解困,方逃过一劫。今,早与蓟国同气连枝。西林清溪水道,累次疏浚,足可驶三千石船。若得丰水,万石亦通行无阻。西林港,北地胡商会聚。人头攒动,车水马龙。
位次皇后殿椒房,故云椒风。
固然。蓟王此举,亦据民情而定。车楼底层大马厩,养十匹马,绰绰不足。再多,便至拥堵。且轨路与轨路间驰道、跑马园地、林间马场及赛道,亦不敷驯养所需。撤除饲喂,驯养亦是关头。
列席九九重阳会的诸多使节,亦心胸慨叹。海西大秦乃西陆强国。与安眠、贵霜、大汉并著于世。
待正殿礼毕,遂送入北宫椒风殿。
华妁贵为太后赐婚。稍后另择谷旦。并未参与和亲。
上邦民风,首屈一指。
待蓟王携秦后并媵妾,南下象林苑,度完蜜月。才娶华妁不迟。
知微见著。时人称呼来源,笔笔皆有所出。断不成尽情而为。
泾渭清楚,各得其利。
鄙谚说“(婚礼)三天无大小”。三墩,自当唤得。
故秦后身边,圣火女祭并黑夜女王,或可视作“摆布二媵”。并协辰夫人黄景华,同封椒风美人。
楼桑乃蓟王龙兴之地。十里长席,闻名遐迩。步队来时,各家各户,已先行摆起。待将秦后接出老宅,十里长席,香飘十里。
此时,不及行揭幂礼。蓟王单身返回正殿,大宴来宾。君臣同乐。
玄月初,蓟王与秦后,和亲大典,准期而至。
待吉时将至,复兴身重返。
诸侯一聘九女后,“不另娶”。
群臣恭送王驾出殿。而后由门下署主持国宴。欢饮彻夜达旦,群臣一醉方休,不醉不归。吏治健全之服从,此处亦足可彰显。
七国跑马会,远不止七国。另有青州之齐国、济北国、北海国、平原国等,及境内小国,纷繁入会。却仍叫七国跑马会。林间赛道,并林间马场,亦前后增筑毕。环西林赛道,乃耐力赛及停滞赛之主道。西林广袤,为蓟国与逎国天然鸿沟。
檠,本为改正弓弩之器。后引申为灯架。称金檠。用在此处,非为架灯,乃充扶手。遇阶,金檠上托,新妇随之提步。至于“牵红”,唐时方有(宰相张嘉贞,欲纳郭元振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幔后,露线头于外,使郭牵其一。郭牵得第三女。后以“牵丝”、“牵红”、“牵红线”、“牵红丝”为选婿或择妻之典故。)。
七重宫室,高低堆叠,摆布拼组。随心所欲。国中良工,无需足月,便已改革毕。蓟国营建术,王宫乃大成。
除非奉诏和亲。
和亲详细仪程,由少府并门下署,协同完成。全无差池。
婚礼前,宋朱紫已携宫中女官详加检视。秦后虽曾生养,然久未经人事。三媵妾,皆完璧。知秦女亦守节,王太后甚是欣喜。
“二仪交构,乃生万物”。莫过如此。
十里楼桑,自有风土,别具情面。经过大溪地新区,与西林邑连成一体。西林港吞吐辎重,白湖港职员收支。西林城、港,总计有民,三十万众。西林马场,蜚声外洋。
椒风乃北宫新改筑之殿名,为秦后所居。亦取自前汉宫廷。
《汉书·佞幸传·董贤》:“(哀帝)又召贤女弟觉得昭仪,位次皇后,改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注曰:“皇后殿称椒房。欲配其名,故云椒风。”
便是说,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时,女方需有侄女并mm随嫁,还需同姓两个诸侯国各出一女陪嫁,且亦须各带侄女并mm二女随嫁。如此,便是所谓“一聘九女”。此中,同姓诸侯国陪嫁之女,一为“左媵”,一为“右媵”,此便是“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的媵制。
《春秋公羊传》:“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贰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女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另娶。”
此乃古礼。今汉另有新规,王爵妻妾,不过四十。
或有人问。二万五千户民,二十五万马匹。人吃马嚼,积粪何其多也。邑中必臭气熏天,刺鼻难闻。实则无妨。地下水网,纵横交叉。行雨污分流。户户车楼,皆有化粪双瓮埋没。只需定点倾入污水管网,汇入跑马场下方大型连瓮化粪池,再出肥水排入溪谷水沟。滋养稻田。雨水则汇入清溪。
蓟王宫,反正一里。北宫连绵七重,大殿三重。蓟王合欢殿,居于正中,据五六七,三重。顶阁便是瑞麟阁。凤凰殿、椒风殿,一右一左,居四五六,三重。七妃安处殿,慧妃常宁殿,居三四五,三重。马朱紫蕙草殿,安素无极殿,并吴房君,茝若朱紫华妁所居茝(chǎi)若殿,据二三四,三重。馆多二重,舍为一重。诸如此类。
其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