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洛阳所遣,豫州牧黄琬、青州牧刘岱、徐州牧陶谦、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宜当雷霆除之。
“荆州既定,顺下而击。安定扬州,易如反掌。”孙坚言道:“且荆州牧刘表,大练水军,仿造蓟舡。扼寿春上游水路,久必成患。”
见机已到,袁绍笑问:“文台欲往那边。”
便有校尉夏侯惇、夏侯渊二人,出帐相迎。
荀彧亦离席回拜:“天下皆觉得,今汉气数将尽。三兴炎汉,另有其人。然唯我与明公,恪守社稷,不欲神器易主……”
袁术遂私语相告:“只因,孟德老父,辟祸琅琊。为陶谦座上宾也。”
孙坚言道:“先前,陶恭祖与孟德,合兵讨贼。二家既缔盟约,如何轻毁。”
中军大帐,亦是灯火透明。
待盟主袁绍,慷慨激昂,鼓励一番。众将遂各自散去。
淮泗郡兵并各路人马齐聚,连营百里。共推袁氏兄弟为首。
“莫非,此来不为震慑洛阳。”闻袁氏私语,猛虎孙坚,眉头微皱。
荀彧忠于汉室之心,时与曹孟德,普通无二。故闻荀彧肺腑之言,曹操不由泪染衣衿。
“我与主簿,不谋而合。”曹操悄悄点头:“乱兵一起,断难清算。特别西凉贼众,夙来娇纵。必大肆殛毙,流血漂橹。”
“正因雄师堆积,众皆无备。”袁术洋洋对劲:“如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皆临水而居。所谓‘攻其无备’。文台麾下飞云舰队,足可一克服之。”
袁绍言道:“今握十万联军,当尽夺河南之地。”言下之意,凡大河之南,心向洛阳,不遵寿春敕令者,悉数剪除。
“报——”便有标兵,飞马来报:“虎牢使者,无功而返。丁原陈兵关墙,死守不出。”
“也好。”袁绍毕竟盟主:“便如文台所愿。”
“孟德击徐(州)。”袁绍早有定计。
“公路,言之有理。”曹操话锋一转:“然自党魁应辟入朝。先折节侍何进,后屈身奉董卓。若果然珍惜羽毛,又岂会违逆王允。”
主臣落座,曹操先问:“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送走荀彧,曹操情意难平。袖中锦囊,轻如无物,却令曹操心痒难耐。急欲暗中拆开一观。又恐天机莫测,不敢冒昧。一夜展转反侧,孤枕难眠。
“此乃,明公之机也。”荀彧果有奇谋。
曹操自回营地。
“已入帐中。”夏侯惇答曰。
不料孙坚却道:“何不取荆州。”
不等袁绍来问,便有人起家答曰:“乃我帐下勇将……”
“卑贱,不敢。”荀彧居中慎重,王佐之器。
袁术点头笑道:“孟德岂不闻‘望门投止’乎?党魁若真不吝性命,早已身故全节。何必苟活至今。”
帐中群雄,多出先前衣带盟。除董卓身首异处,余下皆在。
袁术答非所问:“文台可知,陶谦因何有恃无恐,放孟德客军出境。”
“闻刘表先筑襄阳,欲迁州治出汉寿。后扩江夏,图扼江沔咽喉水道。待二城筑毕,水军练成。荆州固若金汤,恐难易主。”孙坚公然江东猛虎:“且刘表乃洛阳四方将军之首,若能斩之,羣(群)龙无首矣。”
“本来如此。”孙坚幡然觉悟。此乃声东击西之计也。众皆觉得,十万雄师齐聚酸枣,为攻占虎牢,震慑洛阳。不料曹操、孙坚麾下飞云、盖海二舰队,顺下四渎。“攻其无备,出其不料”,灭关东敌手。换言之,号称十八路诸侯,酸枣会盟,实则行障眼法。余下十余路,摇旗号令。唯令曹操、孙坚,暗出水军,奇袭破城。
“难尽之言,皆在囊中。”荀彧取一锦囊相赠。
此地本春秋郑邑,战国属魏。秦置县。“以棘名邦,故曰酸枣”。今属陈留郡。地近河,多水患。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即此。
袁绍、袁术、袁遗,并孙坚,王匡、张邈、桥瑁、鲍信等,鲜明在列。
“何故知之?”袁术忙问。
“当如何行事。”曹操衣袖拭泪,再拜求问。
酸枣县,联军大营。
“喏!”孙坚抱拳领命。
“当是扬州。”袁术先答。
“愿闻其详。”曹操离席下拜。
“张俭身故之日,便是明公窥得天机之时。”言罢,荀彧五体投地,大礼参拜。
便有一将,起家答曰:“禀盟主,某愿领兵搦战。”
“实不知也。”孙坚点头。
“许,便是如此。”曹操并未辩论。
“人在那边。”曹操遂问。
“明公,府中来使。”
只因二人新晋受封,摆布车骑将军。由左车骑将军袁术,掌粮草辎重。右车骑将军袁绍,统兵马调剂。余下群雄,轻车将军兼兖州牧曹操,破虏将军兼扬州牧孙坚,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皆有合作。互壮阵容。
“洛阳之变,恐难善终。”曹操实言相告。
“荆州牧刘表,位列八俊,雄踞荆襄。麾下虎将如云,谋臣如雨。孔殷间,断难如愿。”袁术又劝:“先易后难。”
“主簿亲来,必有见教。”曹操笑道。
“如此,十万雄师,当数路兵发。何必聚于此地。”孙坚问道。
曹操如获珍宝,双手接过:“何时观之。”
见曹操闲坐无言,袁术附耳问道:“孟德何故无言?”
袁术嘿声一笑:“洛阳弹丸之地,何必大动兵戈。”
“必是因贼臣已死,乐极生悲。”袁术答曰。
“丁建阳,乃我‘关东义士’也。”袁绍叹道:“雄关不破,如之何如。”丁原乃兖州泰山郡人,故袁绍有此叹。
见二人神采有异,曹操心领神会。共入大帐,果不其然。
“党魁一死,洛阳必乱。王允、吕布,看似为董重所谋。然‘黄雀伺蝉’,董重亦难善终。”
“窃觉得,党魁所举,乃自投死路也。”曹操言道。
“孟德,又当如何?”袁术再问。
“扬州乃帝都地点,宜抢先取。”袁绍亦劝。
“卑贱,拜见明公。”来者,乃主簿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