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的采收时候,直接影响品格。“夫,药采纳,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纳,与朽木不殊,虚费野生,卒无裨益”。官方亦有“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篙,蒲月六月当柴烧”等农谚。足见一斑。
二宫太皇,自北巡之日始。便意味着,放弃洛阳统统。一别两宽。
正因如此,洛阳勋贵皆善忘。不出一年半载,不出所料,二宫太皇已无人惦记。
便是都城御道,亦半幅通行。上好的青石板路,大利晒谷。
闻蓟王不日南下。二宫太皇又出口谕,同昔日南,饱览大汉斑斓国土。
避入西宫增城殿,与太妃朝夕相伴。也算是保养天年,得以善终。
何后行宫,赤楼帛兰船华云号,缓缓驶入。蓟王上表,改革此船。何后欣然承诺。蓟王之意,不言自喻。明显已晓得,此船埋没玄机。
及时行乐,难觅长情。
爵民又称“爵士”。不但享用,乘车、衣锦、纳妾、减税等,诸多特权,亦受人所敬。
不知不觉间。统统诡计狡计,合纵连横,皆因蓟国稻作而偃旗息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便是洛阳并南阳二帝,亦多次下诏慰劳。
升爵,殊为不易。各项量化目标,乃蓟王与肱股重臣,集思广益,集百官治政心得,合民生百态之大成。绝无捷径可走,更无马脚可循。
蓟国机(关)甲天下。可不是说说罢了。待修造毕,送嫁人等,再随船返回洛阳不迟。至于二宫太皇,少帝已诏告天下,太皇北巡,不决归期。天然遥遥无期。
蓟国稻作,牵动天下民气。
特别本年献费,究竟全输洛阳,还是一分为二。更无有定论。
凡有晋升或贬谪。还需张榜各处,公示于民。
皆大欢乐。
一言蔽之,“时俗陋劣,巧伪滋长。”
终归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因而乎,“人生对劲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出其不料,攻其不备。劫夺贵子,何后达成所愿,亦心对劲足。见好便收,自当无不该允。
统统皆为稻收让路。
比起岭南,一季三熟。蓟国一季一熟。一年辛苦,成败在此一举。
因而“去伪存真”:唯利是图。统统皆虚,唯利永存。
如此大利,可想而知。
督亢要地,温泉育种,首开机镰。而后向东西顺延。
何后行事,公私兼顾。更加面面俱到。足令人敬佩。
万幸秋高气爽。撤除近渤海曲折,时有阵雨。蓟国千里无云,日光普照。
陆连续续,将持续一月。
季季稻作,蓟国高低,如临大敌。自黄巾乱起,便一国济天下。蓟国吏民总觉得,来年必得轻松。岂料季季如此。随稻作深切,良田日积月累,产量足年见长。今季,六亿石新谷,连绵千里国土。计一千八百亿蓟钞,正待颗粒归仓。另有划一代价的稻花鱼不算。
督亢秋成,奠定蓟国一年歉收与否。蓟都尹娄圭领麾下诸城令,彻夜达旦。措置各种突发事件,不敢有一时之疏。防火防盗,还需仰观天象,制止雨大霉谷,风疾倒伏。
出人意表。何后母,舞阳君。亦在送嫁之列。何后此举,亦有私交。先前,舞阳君居于别馆,后迁入濯龙园,安居船上。此次送嫁,何后遂令其母,同来蓟国。撤除欲盖弥彰,突施暗箭。亦有以母为质,示好蓟王之意。
在蓟王来看。一季一熟,亦有诸多好处。只需遵循骨气,播种、育秧,待移栽毕,冗长的田间办理,只需家中老农便可。大量青壮劳力,或受雇国中,或僦船出海。赚取不菲薪金。待稻收时节,如候鸟归巢。将一季所获,颗粒归仓。而后阖家欢乐,祭祖贺岁。待来年雪花路开,稻作伊始。春耕毕,再外出客庸,泛舟四海。
若立大功,得王上诏命:“爵升一级”。
蓟王乘三足踆乌号,巡查国境。王旗所至,民皆心安。便有新晋国人,初经稼穑。见王亲临,亦不觉镇静。邻里合作,亲朋相帮。再加各级官吏,从旁指导。终归熟能生巧,颗粒归仓。
《蓟法》:凡对《二十等爵》,行作奸不法,一究到底,遇赦不赦。
蓟王无不该允。
统统目标皆量化。并与时候轴相婚配。
腐败节前采制的茶叶,虫害扰乱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立冬前,蓟国千里稻田开镰,抢在新谷入仓,大雪纷飞前,高价发卖,口感最好,赢利最丰。
“桑,十仲春为上时,正月次之,仲春为下。”故名“霜桑叶”。入药最好。
“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端五节前后气温高、湿度大,氛围中微生物种类繁多,生态活泼。制曲工坊,热气升腾,如同暑热(40℃)时节。高温环境中,微生物混入曲块,分泌大量曲酶,加快淀粉转化成糖分。
统统待蓟王南征返来,再据理力图不迟。
南港船厂。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洛阳京畿,宅兹中国。乃天下当中。自今汉定都,悠悠二百年,多少风骚人物,你方唱罢我退场。来也快,去更快。若论“好了伤疤,忘了疼”。洛阳百姓,首屈一指。
舞阳君名兴,育有一子二女。小女何氏,乃蓟王侧妃。此来蓟国为质,自当有惊无险。
便是后代,产业兴国。农夫每逢农忙,亦举家返乡。待收种毕,再返城务工。寒来暑往,无有例外。更何况,二千年前,大汉农耕立国。农夫又岂能弃之不种。暴殄天物,有伤天和。非民之福。
故“东西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又曰:“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国土。”
《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日积月累。爵位自升: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列候。
蓟人常言,“明前茶,雪前谷;中午曲,霜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