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满足,更要知惧。”说完,大秦圣祭只手按住喉咙,将匜中药液,悉数灌入。
“莫非襄楷……正藏身巴蜀之地。”张鲁亦觉悟。
“顺从越强,反噬越烈。”刘备叹道:“正因宁死不平,至死不改。且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故三闾大夫品节高洁,为世人所敬。”蓟王言下之意。世道民气,情面油滑,三闾大夫皆懂。然却宁死不肯轻易。足称高洁之士。不知世态炎凉,非黑即白,那叫涉世未深,脑筋不全。高人,必定是高于凡人。若连凡人都不如,如何能高人一等。
“上元夫人,难觅仙踪。”得何苗密报,帘后何太后蹙眉出声。
所谓图穷匕见。待看到末端时,忽见一猩红画圈。
十里函园,阳港水砦,三足踆乌号,船宫书阁。
匣中竹简颇重,似是陈年旧物。马氏捧书上前,随口问道:“此书何人所作?”
“今,天垂尽,地吐妖,人厉疫,三者并时而有河清,‘犹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之觉得异也’。”
“夫君,尚书令曹节,遣人送来书卷。”马氏捧匣入室。
世上畅通的五铢钱,仍有极多。此亦无妨。循序渐进,不出十载,天下再无两汉五铢。
所谓对症下药。自无需施以肉刑。
麻姑仙心领神会:“夫君之意,渔父乃是劝三闾大夫,变其法,不易其心。更其言,而志不改。”
药效入脑,真气浮动。上元夫人,尽力相抗:“此药诀窍,便在一个‘荡’字。”
出自《诗·风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郑玄笺:“喝酒号呼之声,如蜩螗之鸣,其笑语沓沓又如汤之沸,羹之方熟。”后以“蜩螗沸羹(tiáo táng fèi gēng)”喻喧闹喧闹。蜩,蝉之别称;螗,背青色绿,与蝉附近,比蝉还小之鸣虫。
蓟米,粒长。只因农夫季季选育,历经二十年大成。天下稻米,无可望其项背。
发卖天下,只眼可辨,无从冒充。作价三百钱一石。天下皆用蓟钞,时人习觉得常。正因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货币兑换,两汉五铢,逐步退出市场。时人对粮价,已无多少痛感。很简朴,产出贩入,皆用蓟钞。无需忍耐两汉五铢,贬值之痛。至此,货币体系,开端建立。
幻药入脑,多说无益。上元夫人,默诵定字心诀,稳住心神。瞳孔强行收缩数次,蓦地放空。堕入无边幻景……
得左慈手书,张鲁震惊之情,溢于言表:“左师命我等,并与板楯蛮反。”
“环球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待刘备下缧绁,窥测上元夫人状貌。忽生感慨:“堵则溢,疏则顺。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恰是如此。”何苗神采奇特:“长信宫中细作,亲眼所见,罢筵后蓟王被二宫婢,合力架入侯台殿中。斯须便见上元夫人翩然入内。稍后,蓟王登车远去,再不见夫人踪迹。”
“恰是如此。”刘备一语中的:“上元夫人当比不了三闾大夫。”
“然也。”大秦圣祭,悄悄点头。
“我无病。”上元夫人怒叱。
“左师何意?”张鲁未能会其意。
“此中必有蹊跷。”何太后言道:“再去刺探。”
刘备遂与麻姑,升上船楼。立冬后,蓟国水稻,已全面开镰。上计署六百里来报。蓟国良田,另加千万官田,今季可得新谷,五亿石。以一家长幼计,足可赡养天下百姓。
丰年多禾,莫过如此。
“好。”张鲁无有贰言。
汤药入腹,倒海翻江。上元夫人欲寻马脚,遂强问:“此药何名。”
“乃桓帝时,襄楷‘诣阙上疏(注①)’。”刘备笑道:“书奏不省。故桓帝未曾得见,然尚书台却存留至今。”
上元夫人之关键地点,便是胆小包天,无自知之明。乃是“妄”病。
“喏。”何苗这便领命。
“一言蔽之,‘贤人不呆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刘备悄悄点头:“与时俱进也。”
“夫君所言极是。”麻姑眸生异彩。夫君自有先见之明。
“皇天不言,以文象设教”……“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昔文王一妻,诞至十子,今宫女数千,未闻庆育”……
“事关严峻,当亲赴大震关,劈面扣问。”张玉兰言道:“重金结好七姓夷王子,待我返回不迟。”
“妄,乱也。”“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皆言此症。
朱笔御批。必是,天子。
“竟有此事。”张玉兰亦是一惊。
“病患皆言无病。”大秦圣祭,缓缓逼近:“若真无病,岂会大胆如此,竟去招惹夫君。‘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常闻‘疏不间亲,卑不谋尊’。你却‘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若不是病,又是何故?”
西园长乐宫,长秋殿。
“本来如此。”马氏善属文,能草书,今为刘备答书记。
“荡,漾也。”麻姑仙如何还能不觉悟:“上元夫人尽力相抗,反受其害。”
“未见旁人。”何苗点头。
“可有旁人入殿。”何后诘问。
刘备缓缓展开,细细研读。
“不如置身事外。”何苗咬牙道。
“如何?”太后扬声反问。
麻姑仙言道:“首要,便是活下来。”
汉中,米仓山,牟阳城。
“速取来一观。”刘备言道。
何后焉能不知懦夫解腕。然就此放弃,心有不甘。孔殷间,忽灵光一现:“速去请守丞,前来一见。”
“猜想,必与先前诸事,大有干系。”张玉兰略作考虑:“或是行‘缅匿法’。”
“阿弗洛狄忒之魇。”大秦圣祭又转为汉语:“换作大汉,可称之为‘蜩沸之鸣’。”
何苗大胆谏言:“蓟王身侧,怪杰辈出。上元夫人,恐步麻姑后尘。为蓟王俘获。待问清前后诸情,太后恐遭蓟王迁怒。不如……”
“……”一席话,听得上元夫人,无言以对。龙有逆鳞,触者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本觉得得计,岂料早被蓟王窥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