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浓笑道:“然也,首可弃,而冠不成坠也!”
五岁的小谢安双手半半一拱,跟着碎湖摇进了庄院。
“祖言,来得恰好。”
“噗嗤……”
这时,远远的山岗上同时传来两个声音,世人抬目一看,只见两辆牛车并行。右首牛车四周对风而无冠,此中懒懒的坐着一个宽袍郎君,正慢悠悠的打量着庄园风景,一对卧蚕眉傲视之时,极具神采,恍若随时欲飞。而右首牛车的车辕上,站着个儒雅的少年郎君,身着富丽非常的锦袍,怀中斜斜抱着一柄雪毛麈。
绿萝脸上一红,柔声道:“婢子无事,只是怕洛羽照顾不周,来看看。”说着,跪坐在刘浓身侧,把香炉底部的积灰换了。迩来,绿萝神态尽呈慵懒疲态,且时有呕吐迹象。喜得刘氏眉开眼笑,对她更是体贴备至,并令绿萝搬出了刘浓的房间,好生将养。而她已经好几日没见着小郎君了,内心实在顾虑。
“哈哈……”
谢奕对南人向来无好感,但一听来人是陆氏后辈,顿时爱屋及乌,揖手道:“原是吴郡陆氏,陆郎君,谢奕见过!”
刘浓眉色一正,点头道:“不知。”
“瞻箦,瞻箦,美酒安在……”
刘浓摆手笑道:“罗首级,今后再谈。”说着,挥起衣袖,踩着木屐,大步流星出院,碎湖嘴角一弯,端着双手,紧紧跟着小郎君而去。
谢奕笑道:“惜乎季野与彦道未至,不然,你我醉上三日,岂不快哉!”
一颗生果壳不偏不倚的落在曲静娈的头上,小静娈摸着脑袋,昂首一看,嫣醉正趴在西楼的扶拦上,吐着舌头做鬼脸。
公元320年,正月。
“瞻箦!!!”
“静娈,习功课了!”
“瞻箦!!”
这时,小谢安掂着腰,挺着腹,走过来,捋了捋下巴,粗气粗气地冷声道:“瞻箦,此举令人费解,莫非竟如此不智乎?唉,委实令人扼腕痛煞也……”
听得刘浓打趣,谢奕浑不觉得意,反而朗朗一笑,右臂斜斜一揽,搂上了刘浓的肩,抖了抖眉,怪声笑道:“瞻箦,昔日应诺,可曾忘怀?弟妹的画,谢奕盼之已久矣!”
芥香幽幽,刘浓跪坐于案后,正用细绢擦拭着楚殇冷寒的剑身,待瞥见绿萝走出去,把剑悄悄一搁,笑道:“你怎地来了,为何不歇着,但是身子不适?”
刘浓笑道:“不敢有忘,且随我入内,一同观之。”
“小郎君……”罗环看着小郎君的身影没在院中,神情由然一颓,按着刀,长长一叹。
“无奕!”
陆始却忍不住一声轻呼,早闻华亭刘氏子与王谢高门来往甚密,不想果然如此。不过戋戋一个及冠礼,竟引得陈郡谢氏千里而来,若非亲眼所见,教人怎敢信赖!
言罢,面显欣然之色。
谢奕道:“阿父言:既已作决,但且宽解而往。江南之事,不必放在心上,若家中遇事不谐,可命人致信于会稽。”言至此处一顿,笑道:“瞻箦,华亭刘氏仅汝一主,切莫推让。晋陵离此也不过三五日水路,谢奕离不得美酒,不知瞻箦可否遣人,每月赠送谢奕十坛?”
曲平牵着小静娈慢条斯理的走过来,挑了挑浓眉,摸了摸后脑那道可怖的伤疤,叹道:“唉,罗兄,再稀有日,曲平便将拔军往北,北地虽是广宽非常,却不如江南安矣,江南之景,委实教人难以舍弃,曲平实在甚羡罗兄!嗯……静娈,便拜托与兄了!”说着,又对小静娈道:“静娈,要好生与罗首级习兵法,而后,每日需得从小娘子读书,不成偷懒。”
碎湖浅浅一个万福,嫣然笑道:“谢小郎君,且与婢子来。”
“小谢安,呵呵……”
“谢郎君,莫非是无奕?”刘浓神采大喜,按膝而起。
当下,绿萝唤过门口侍着的小婢,搭着小婢的手款款拜别,她的房间在中楼与东楼之间,离刘氏与碎湖都极近,转廊时赶上了李催,李催看着绿萝懒懒的神态,由衷的展颜浅笑,侧身避在一旁。连月来,大喜不竭,先是少主母定下,再是刘氏得以续后,而后又是小郎君即将及冠,华亭刘氏之民气中大定,暗觉华亭刘氏昌隆不远,个个都是喜笑容开,干劲实足。
阳光一辉,两人神态各别,却恍若神仙临尘。
“瞻箦……”
也不知是谁,传出一言:华亭美鹤已受朝庭征僻,欲前去北豫州上蔡县赴职。顿时,全部江左士林热议纷繁,有人击节而赞,有人点头感喟,更有人不觉得然。
小静娈脆声道:“阿兄,罗师恼了!”
“美鹤……”
“哦……”小静娈眨了眨黑漆漆的眼睛,深觉得然的点了点头。
小谢安闻言心喜,正了副本身的小青冠,又用手弹了弹袍摆,背动手,朝着庄内便走,边走边道:“美鹤,谢安困也,欲小憩一会,无事,莫要打搅。”
这时,碎湖绕廊而来,看了看室口侍着的两个小婢,眉头悄悄一皱,而后刹时便放开了,点头表示两个小婢勿需施礼,独自走到门口,轻声道:“小郎君,谢郎君来了。”
谢奕闻之,一声长叹,扼腕而神驰。
曲平道:“然也,恼羞成怒便是如此,静娈需得服膺。”
庄外雪止,私语如潮。
“王,王羲之……”(未完待续。)
刘浓瞅了瞅绿萝,心中也是极喜,将她悄悄一揽,用手贴在她的小腹上,闭着眼睛感受,仿佛真有一个小东西在内里跳动似的,极是奇异,忍不住地笑道:“嗯,甚好,有动静。”
年前,祖逖击败桃豹退守淮南,司马睿恐祖逖防不住胡人,故而三度调集众臣商对。
“安弟……哈哈……”
“瞻箦!”
庄内却一片安宁,碎湖方才检点结束粮草与车马,又与兰奴一道将庄中婢女、仆妇、侍从尽数调集于一处,细细叮咛着诸般噜苏之事,当今华亭刘氏万事俱备,只待小郎君及冠。而小郎君及冠,想必前来观礼者极众,事关华亭刘氏申明,万不容失。
言罢,挑眉看向刘浓,淡声道:“美鹤,汝将及冠,觉得然否?”
“萧子泽!”
“真,真的么,为何绿萝感受不到呢?”绿萝轻柔的靠着小郎君的肩,心中软意如蜜甜。
将将行至中院,罗环按着刀快步而来,几番欲言又止,终是硬着头皮把刘浓一拦,重重阖首道:“小郎君,罗环有事回禀……”
“哼!”罗环大怒,冷冷一哼,瞪了对劲洋洋的曲平一眼,按着刀,垂着首,快步拜别。
刘浓不敢怠慢,回身迎向陆纳,并为谢奕与陆纳相互举荐。
“有劳!”
“谢奕,谢无奕……”
谢奕与刘浓面面相窥,少倾,谢奕收住笑容,正色道:“瞻箦,因祖豫州退守淮南之事,阿父受命前去建康奏对,是以不能来替瞻箦主持观礼,但有一言命谢奕转告。”
殊不知,前事未毕,后续复来,吴郡陆氏与华亭刘氏订婚联婚之事,一夜之间飞遍了江左。顷刻间,此事犹若翻天覆地之巨浪,一浪高过一浪,震得人耳鼓发麻、呆若木鸡,吴人之高傲,江左陆舒窈,华亭次士刘瞻箦,此乃梦乎……
刘浓神情一震,半晌未回过神来,难怪谢奕会千里迢迢赶来华亭,原是为此啊,当即正冠扫袍,朝着建康方向一揖:“谢过,恩师!”又面对谢奕一揖,笑道:“谢过,无奕。刘浓早已备下好酒,就待君来。”
刘浓强自忍住,谢奕却放声大笑起来,正欲揉揉小谢安的头,小谢安却“唰”地抬开端,挥手把谢奕的手格开,喝道:“阿兄,名流之首,便若名流之衣冠,士可辱,孰不成辱。莫非,汝不知乎?”
公元319年,凛冬之末,飞雪扬扬漫遍江左。
刘耽闻之,抱着小令姜,紧皱着眉,手中手札跌落也不自知。
“美鹤,美鹤……”
整齐洁白的中楼大厅,被婢女们擦拭得照影可见。厅外,新起了十六级台阶,台阶上铺着崭新青苇席,意味着小郎君的及冠年事与青云直上之意。衣冠南渡之前,及冠成丁礼大多皆在二十岁,因战乱之故,江左世家后辈成丁礼为十六岁,非士族者更早。而此时,前去华亭刘氏的官道上,四周八方皆有牛车仓促赶来。
小桥流水清溪畔,谢奕站在辕上,刘浓身处林下,两人洋着笑,深深一揖。而后,谢奕跳下车辕,几个疾步走到近前,背负动手,把刘浓上高低下一阵看,沉声道:“瞻箦,汝可知,当阿父得知汝将前去北豫州时,阿父说了甚?”
就在两人勾肩搭背往里走时,身后传来一声唤。仓促一转头,陆纳正阔步行来,身后跟着面色冷然的陆始。
桓温闻之,站在屋檐下,眼望着华亭方向,放声长笑。
刘浓笑道:“待过几日,刘浓便将行经历阳,届时再与彦道谋醉不迟,至于季野虽已入吴王府……”挑着剑眉瞟了瞟谢奕,意味深长的道:“但是,无奕与季野当今已是密切无间,何日不成谋醉?”褚裒与谢真石订婚已下,婚期已定,竟与刘浓与陆舒窈的婚期相差无几,都是在年底。
碎湖微微一笑:“婢子不知,但小谢郎君亦来了,正在院外叫小郎君呢。”
刘浓面上神采一肃,揖手道:“愿闻师命。”
陆纳眉梢一扬,神采却涓滴不改,淡然回礼道:“陆纳,见过谢郎君。”
刘浓忍俊不由,脱口而笑,绿萝也想起了阿谁睡觉老吐泡泡的小谢郎君,妖娆一笑。
院外,小谢安与谢奕的声音远远传来,刘浓快步下楼,郭璞正在大厅前指手划脚,批示着几名健随摆放矮案等物什,待瞥见刘浓与碎湖行来,虽是隔着老远,蓄着三须黑胡的郭璞还是中规中矩的遥遥一揖。他自从年前来到华亭刘氏,便再未回建康,因他已辞任大司徒参军一职,其意不言已明,将与刘浓一道前去北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