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议”事件是朱厚熜继位以来,第一件大事,影响太大了,牵涉到了无数大明官员,且使得舆情澎湃,群情激愤,是以在李本的提示之下,黄锦也觉悟了过来,只好忍下这口恶气,转头看着徐阶委曲地说道。

“李阁老,你看这……”黄锦摸了摸头上的青包,痛得龇牙咧嘴的,龇了一阵牙,咧了一阵嘴后说道:“是陛下谕旨,又不是咱家不让进的……”

“已有月余。”黄锦答道:“陛下说了,三个月后才出关呢。”

绝大多数官员伏阙上书,其目标不过有两个或者说是两种心态,其一就是虚荣心,一些官员仅凭外界传闻,道听途说的,就一厢甘心肠希冀借上书来影响朝政,强大阵容以博得直言之名节,此也是趾高气扬的虚荣心态,

明朝的文人,急眼了会脱手的……

“殿下,贩子之言,不成当真。”扶轿而行的,满脸皱纹的毕姓宫中内侍答道。

只不过不久前,紫禁城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午门,出入紫禁城也就暂经东华门了。

紫禁城的午门才是其大门,天子、宗室王公、文武百官等均由午门收支。过了午门,就不再是人间了,而是天庭,是天朝。

内臣不准,百官苦求,两边对峙住了,眼看着当年“大礼议”事件就要重演。

岳飞的《满江红》,待重新,清算旧国土,朝天阙,说的就是午门。

一起无话,小轿来到了紫禁城的东华门。

百官当中,有人面露惶恐之色,也有人脸露欣喜之色,摇了摇屁股,意义是,就照这打,不打你就是孙子……

“陛下正在清修……”

“陛下安在?”

“想干甚么?大明要亡国了!”吴时来怒道。

因而刑部给事中,言官吴时来手持朝笏,撩起官袍下襟,几步走到司礼监大寺人,司礼监俭书黄锦面前,瞪着他大声问道。

“臣乞陛下出西苑,临朝听政!”

“陛下闭关多久了?”李本点点头后问道。

黄锦弄权,百官早就深恨之,只不过多数是敢怒而不敢言。

此时被吴时来狠揍,被吴时来热诚,这口气怎咽得下去?因而黄锦竟命一众东厂番子杖打百官。

黄锦话音未落,脾气刚烈的吴时来,肝火难遏,竟挥动着朝笏,抡圆了,照着黄锦的脑袋就是这么一下……

“陛下啊!”

不过大明朝的官员们却不怕打。

通往紫禁城的一条官道上,一顶两人抬的小轿内,一名少女低声问道。

其二就是投机心态,官员们为了保护儒学正统和本身的参与政事的独立性,也有很多官员与其背道而驰,表示出一种投机心态,通过伏阙上书,吸引天子的目光,若胜利,将会对本身的宦途是大有好处的,就算失利也能博得一清名,就算宦途有望,而有了此清名,也能活得萧洒非常。

小轿悄悄落下,公主从轿内出来,秀眉微皱,看着这统统。

众皆哗然。

“奸臣误国,不除则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

“哎,殿下,这类事情,还是少说为妙。”毕公公叹道。

“但是……那人……那人,当年我也是传闻过的。”轿内公主又说道:“他真的返来报仇了吗?”

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常日里防备森严,“凡人”止步的紫禁城,本日却有无数大臣跪在了东华门以外,乌泱泱地跪满了一地,从背后远远看去,只见各种形状的屁股,在地上扭来扭去的……

就这么对峙下去,也不是个别例,如果对峙个几天几夜,可真的会误了大事,山东军情似火,容不得担搁半晌。

“啪!”的一声,朝笏断为两截,黄锦的额头,肉眼可见,敏捷长出来个大青包……

轿内公主轻叹了口气,就不再说话了。

司礼监的大寺人,明帝朱厚熜身边的近侍,黄锦还是朱厚熜的伴读,其身份是多么的高贵,除了在他主子爷面前以外。平时不管是多大的官,包含严嵩父子,见面谁不尊称一声“公”或“公公”?

“陛下啊,再不临朝听政,我大明危矣,江山社稷危矣!”

山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明天子朱厚熜却一无所知,一心玄修,或者是他正在“渡劫”的关头时候……影响了他成仙成仙,此等罪恶,何人能够承担?

最为关头的,黄锦另有个大背景,徒弟兼寄父,司礼监掌印寺人,东厂提督麦福。

一众东厂番子手持长长的廷杖,奸笑着围了上来。

“哎哟!”黄锦被打得昏头昏脑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脑袋,后退几步后大呼:“快来人呐,有人闯宫,惊扰了陛下,我等皆死!孩儿们,给咱打,给咱往死里打!”

公主的母亲已经死了,她是由宫中的另一名嫔妃扶养长大的,毕公公畴前是奉侍她母亲的内侍,是看着她长大的,两情面同父女。

这就叫做伏得名誉,打得巨大!

纤腰楚楚,婀娜多姿,仅从背影,就能看出她是个美人。

“亡国?吴大人,休要危言耸听,不就是山东有几个蟊贼在闹腾吗?说甚么亡国?陛下正……”黄锦耻笑道。

“毕中官,他们……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臣请陛下亲君子,远小人,临朝听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东华门门口,两排皂靴褐衫的东厂番子,摆列东华门摆布,手持廷仗,恶狠狠地盯着百官。

而公主母亲的死,却与“那人”有很大的干系。

“黄公公,汝欲兴大礼节之事乎?”一旁的阁臣李本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提示黄锦道。

“阉竖误国,快快让开!”吴时来怒骂道。

吴时来身材高大,虽已年过四旬,但却还是威风凛冽,因而黄锦吓得连退两步后问道:“吴大人,你想干甚么?”

伏阙上书,图的就是个名声。

至因而以而身败名裂,乃至被杖死或斩杀,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即便被杖死或斩杀,也能博得一奸佞之臣的名声,申明堪比比干、屈原,一些人也是甘之若饴的,并趋之如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