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了如此危急时候,就算调十个戚继光过来也没用。

除了朱厚熜以外。

朱厚熜修仙修得已经走火入魔了,是以严嵩尽捡好听的说,还能引经据典的,朱厚熜心中当然欢乐,当然就离不开了严嵩父子了。

“爹,爹,后花圃说话,后花圃说话。”严世蕃赶紧说道。

“小阁老,阁老来了,已经进门了。”

屋内的山川画,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绿植,桌上的古筝等,繁华中不失高雅。

“陛下,此策可行。”严嵩于西苑殿中对朱厚熜说道:“不过此事关头就在于人,何人出使东洋、朝鲜,何人抵抗杨贼雄师等。”

“爹,屋内之事,谈甚么张扬啊?”严世蕃辩白道。

“严阁老果我大明柱国良臣也。”朱厚熜闻言大喜。

严嵩黑着脸,尚未说话,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小妾荔娘率先走了出来,手掩着胸口衣衫施礼。

“世蕃,我看你是一时聪明,一世胡涂。”严世蕃停下脚步,侧头说道:“这些个女子那里来的?还说不是张扬?不是张扬,又是甚么?”

严世蕃与他最宠嬖的小妾,另有四周他的数十个姬妾、美婢等,身上皆不着一褛,美酒好菜堆满了一屋,酒林肉池,也不过如此。

“爹,你如何来了?”严世蕃略有些难堪地笑道。

老爹来了,严世蕃只好推开荔娘后叮咛道:“替老爷换衣吧,你们也穿上衣服。”

“戚继光?此人,朕也是有所耳闻,戚景通之子吧?”朱厚熜问道。

“阁老……”

没传闻戚景通、戚继光父子与严嵩父子有甚么干系,起码不是那种蛇鼠一窝的密切干系,那么此时严嵩确切在举贤了。

鞑靼俺答的马队,转眼就至,此时如果杨寒苍不接管朝廷招安,挥师北进,乃至在天津卫登岸,一同夹攻京师,那么京师危矣,大明天下危矣,他朱厚熜也会危矣。

大明君臣如此怪诞不经,焉能不败?

美人当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或从地上长出来,而是严世蕃用尽各种手腕,或诱或买或逼或抢,被他尽纳房中。即便如此,严世蕃犹不满足,还是不竭地,四周网罗美人。

“他来做甚么?”

这是严世蕃的新弄法,名字倒有些高雅,叫甚么“玉屏风”,传闻是源自唐之相国杨国忠的“肉屏风”,不堪入目,荒淫不堪,但却被都城权贵争相仿照,并相互攀比,攀比的当然是谁的人更美,谁的美人更多,谁的弄法更多、更希奇……,当然严世蕃的房中之乐,远不止“玉屏风”的。

“老臣保举一人,可挡杨贼雄师。”严嵩答道。

可屋内之人,就没那么高雅了。

“老爷我只喜你身上的荔枝。”

“哎,老臣只但愿杨贼受抚。”严嵩叹道。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起码有四五十个仙颜姬妾、美婢陆连续续走出了房门,花花绿绿的,一大堆。

“戚继光!”严嵩答道。

调兵遣将,哪有这么快的?是以目前明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杨寒苍是否接管朝廷招安。

“老爷,吃荔枝吗?”

“老爷……”

“陛下,老臣惶恐。”严嵩谢道。

严世蕃一人在一众妻妾的奉侍下,穿上衣服花不了多少时候,可一群人就慢了。

“鞑靼之事,陛下放心,老臣已有安排,即便俺答兵至城下,老臣也会迫其退兵。”严嵩说道:“老臣担忧的倒是,杨贼不受招安,发兵北进,乃至在天津卫登岸,又当如何应对?”

“是吗?”朱厚熜闻言半信半疑地说道:“杨贼受抚,东南可保一时无虞;若杨贼不受抚,戚继光可抵挡或拖住贼军,阁老之策,不失为万全之策。”

严世蕃的外宅当然修得金碧光辉、都丽堂皇的,宅内亭台楼阁,数不堪数,美轮美奂的,完整违制,但谁又敢说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严家违制呢?

“奉告王积,不管杨贼提甚么前提,都满足他。”朱厚熜闻言焦心肠说道。

“陛下放心,老臣有分寸,王积也有分寸,不会令圣朝颜面尽失的,招安杨贼,天下乱贼也会惶惑耳。”严嵩浅笑着说道。

当着老爹的面,玩甚么“玉屏风”,严世蕃还是有些脸红的。

“阁老有何良策?”朱厚熜方才欢乐了一小会,此时又是愁眉苦脸地问道。

“何人?”朱厚熜问道。

严嵩瞪圆了眼睛,有点懵……

“哎,阁老,朕……朕清修之事,是否有过?”朱厚熜随后叹道。

“嗯,严阁老,鞑靼之患,倒是迫在眉睫啊。”朱厚熜说道。

严世蕃非阁臣,却被称为“小阁老”,小阁老正与本身的一名名叫荔娘的爱妾在外宅调情玩耍之时,严嵩却来到了他的外宅。

“阁老,真是难为你了。”朱厚熜闻言欢乐地说道。

严世蕃衣冠不整,走出房门之时,大明内阁首辅严嵩早就在院内等待了。

屋内安插也是都丽堂皇的,大堂、大桌、大床,大开大合的。精彩瓷器、金银器皿、红木家具等陈列,无不彰显这家仆人的崇高身份。

“陛下,老臣毫不容陛下说出此言。”严嵩说道:“天子受命于天,为天下万民之父母,父母岂会有过?陛下清修,误了朝政了吗?既然如此,陛下清修,又有何妨?说陛下有过者,为萤蝇无知之辈。唐之吕仙,中过进士,做过官,可他丢弃人间功名繁华,去了九峰山修行,对峙不懈,得道成仙,他舍去功名之时,世人皆嘲之。陛下,疥癣之疾,无需在乎,都会畴昔的。不管国事有多艰巨,也不能误了陛下清修,故老臣已命严世蕃重修紫皇殿、望仙阁等殿阁,以助陛下得道成仙。”

…………

“世蕃,适可而止,你太张扬了。”严嵩与严世蕃一同走向后花圃,严嵩边走边指责道。

“恰是此人!”严嵩笑了笑后说道:“世称俞大猷为龙,号戚继光为虎,时东南名将也!俞大猷年近五旬,只可于东南备倭,戚继光青壮,可调至山东,不管杨贼是否受抚,戚继光均能挡住杨贼雄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