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亚心中不平,心道:“你怎地说修真是末学之术?”
不想那唐乙真君并不认输。反而说道:“天道运转,阴阳造化,动静盈虚,日往月来,运转不息,以是天长地久,人能合天心,体天道,可通神明造化之德。由此说,道是宇宙的本源。我身是宇宙。六合是宇宙,宇宙含道。无道之宇宙。不善不强不破。”
昌亚吓一跳,道:“仙翁如何晓得我身藏宇宙成形?”
再次日又看到“偶然之心便是至心。”初时不明,接着看下去才晓得这偶然之心便是不起念时,而见闻觉知仍旧了了,却无别离,寂然不动的,此是至心;如一起了念,分别人事,而能够心不倒置,亦不逐境流浪,蓦地归到偶然本位。”这又是别本论著了。
上伍仙尊哈哈一笑。道:不然。我觉得虚空之际。何有元气。元气不在万灵,元气不在九天之上,蕴在人身,居五脏当中。”意义是天然中不存在元气,元气是由人修炼而得。直听得昌亚连连点头,内心赞道:“这同意,我同意,说得好!”
昌亚心想:“这二人神神神神叨叨的,今晚是不为我指路了,我且放心在此,明日一早我在这高楼上四周一望,天然瞧见东阁,再以“浮云千飘”看准方向,一径中转就是了。”这么想着,便也取了一本书来看,看书名叫做《长春训》,第一句便是:“六合宇宙,一人之身也;**以内,一人之制也。”想道:“这话说的不错,六合之间,应在人身,那么人便有了无穷大的能量。”想完又看下去,只见:“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便又赞道:“说的也很好,我糊口在宇宙间,和天然界是息息相干的。我是宇宙,宇宙便是我,这叫天人合一,便合了道家的‘一’。”他不自发用起了道家术语。感觉风趣,又看下去,只是文章极短,过了一会就已经看完,成心犹未尽的感受,便又从架上取了一本《通天经》,心想:“这名字倒是很响,不知内里说的有没有理。”看了几句,有一句便叫他奖饰,言道:“六合之间,**以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气候。”往下又读到有“六根”“六识”的结论,不由内心叫绝,便感觉本身六根六识垂垂清楚起来。
这两人明显不是武学妙手,只一味在起学术之争,两人道学高深,说道之时,信手拈来,一见面就滚滚不断地争辩起来,谁也服不了对方,却把一旁的昌亚听得糊里胡涂,这时蓦地又听唐乙真君说“道是宇宙的本源。我身是宇宙,六合是宇宙,宇宙含道,无道之宇宙,则不善不强不破。”便思疑起本身的大宇宙不破级而进,是不是因为本身无道。他不敢再听下去,一来这两人只怕再辩到天亮也不会罢休,二来再听下去,只怕到时本身不知该信“神“还是该信“道”,便没法练功了,心下躁恶想呕,站起家来向亭中走去,长揖道:“长辈昌亚,误入西园,向两位仙翁叨教个途径,望指导!”
说着两人便在前走,昌亚不知不觉跟在身后,到了一个大楼,跟着二人上楼,去到一个房间,立时满屋书香缕缕入鼻。
唐乙真君道:“既已迷途,一时不能有回家的路。”
上伍仙尊感喟道:“你们这些修真修仙之人,大好的道学熠熠生辉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于那暗淡无光的末学之术却奉为珍宝珍如珠玉,真是本末倒置,到头来终将一事无成。”
唐乙真君拊掌赞道:“仙尊说的好,要想大成,还须得从我仙道中寻求真宝,年青人不好好学,专拣那无关紧急的东西奉若天经,确是舍本逐末之举。”说毕摇点头,神采之间大是可惜。
两个方才还为了元气从何而来争辩不休,各有各的一番大论,现在又口径分歧,经验起昌亚来了。
上伍仙尊道:“真君临水而栖,想来听水思水,又有新得。”
唐乙真君道:“仙尊此言差矣!道便是一,一便是守诫,此身皮郛,守它何用?所谓‘奉道诫,积善胜利,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昌亚听得逼真,心下焦心:“莫非我做的又是不对么?听真君所言,似是守诫奉道,便可积精成神,这个神又是甚么呢?”
昌亚听这二人对话才晓得本身并没有透露行迹。≯≧,.他不知本身刚才脚不离地行走如飞,所到这处是不着陈迹,无声无息,这二人哪能发觉。他微微昂首见东首走来的上伍仙尊,宽袍绶带,大袖飘飘,披着一头白发,后背上绣着一个八卦图形,如果再手执一柄拂尘,就和画上的太上老君一模一样。他见了这神仙般的人物,心中顿起敬意。那亭中的唐乙真君被廊柱挡住,看不清形貌。
昌亚道:“不瞒二位仙翁,小可恰是从东阁而来,迷途至此,正要叨教归去的路。”
昌亚又是吓了一跳,直感觉今晚所遇太是奇特,这两人只一见面便道出了本身统统的奥妙,便是本身也一定有这么清楚,莫非我元神出窍,他们便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但是本身连宇宙都不能破级,又何来的元神?这不是笑话奇谈吗?
次日又看到另一本上写道:“大道无形,生养六合;大道无情,运转日月;大道知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平静,六合悉皆归。”
昌亚道:“还望二位指教。”
上伍仙尊道:“昌相公请随便,这里满屋的珠玉,尽可解开你胸中迷惑。”说罢自取一本看起书来,唐乙真君取了别的一本也看了起来。
上伍仙尊道:“真君所言极是。想来我身有五脏,每日意守其一,日久能守其二,再日久能守其三,日日久久则能守全,身中有宇宙,一意守身是守宇宙之神。”昌亚又想,他所说的恰是我在做的,我守意五脏而成大宇宙,看来我所做不错,不由有点手舞足蹈。
他躬身道:“两位仙翁说的不差分毫,你们所说恰是我的猜疑。”
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只感觉本身轻巧若无,自心纯洁干净,这一日唐乙真君在身侧陪他读书,说道:“昌相公读书多日,这就归去吧!”
这两人对于他的呈现毫不惊诧。上伍仙尊道:“你来的恰好,来给我们评评理,唐乙说‘一’与‘道’才是宇宙之本源,真是好笑,人有五脏,五脏蕴元气,又怎地不对了?咦咦咦,你年纪悄悄,怎会宇宙存身?”
上伍仙尊与唐乙真君对望一眼,哈哈一笑,上伍仙尊道:“归去之路便在西阁,请随我们来吧!”
唐乙真君道:“道深者目视微末,又怎能不知?你元气不敷,道学不深,宇宙便不成破级,可惜!可惜!”他长发高束,在头心扎个髻,脸孔清癯,双目慈和。
唐乙真君笑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间万物皆有灵有道,只一水罢了,却令我学之不尽。”昌亚想此人出口成章,可见门路学高深。
又一日,他看到“元神者,乃不生不灭,无朽无坏之真灵,非思虑妄图之心。”看了便看了,也无甚**,只是想:“这元神是个好东西,我且看看是个甚么?”一时越看越是了然,本来书中说的是宇宙由物凝集而成,元神有极大的灵力和能量,缔造了宇宙中的物。元神节制宇宙和宇宙中的物,以是任何宇宙和物的玄机能量都不能粉碎元神本体,都不能侵害元神。但是元神的强大灵力会粉碎宇宙和宇宙中物的玄机。是以,元神要在宇宙中活动,就必须居住在元神便宜的特别有极玄机体中,这类玄机体能够锁住元神的灵力,如许元神在宇宙中活动才不会粉碎宇宙空间的玄机。昌亚就想:“我的大宇宙构成,能够将元神锁在内里了,只是这特别的有极玄机体如何构成,倒是个费心之事。”他持续看下去,元神如果曝露在宇宙空间中,空间的玄机使空间中的物质产生激烈的活动,元神在这类物质活动的冲涮中会受不了,因为元神本质上是喜纯好静的,以是要呆在有极物玄机体中才气安神。他想:“我迩来思虑极多,心中便有烦躁,有了烦躁便不能埋头,又教元神如何放心,如此一想,果感觉胸中似有一物,无形无质,无光无色。但是大宇宙却再也不见踪迹,一身震烁古今的真力也不知去处,但是他此时心灵纯洁,却也并不焦急。(未完待续。。)
昌亚道:“好,多日未回,该归去看看。”便欲用“浮云千飘”纵身下楼,不想满身真力消逝殆尽,莫说纵起,跳起三尺也是不能,便道:“仙翁,我已无能量飞远,不如持续看书。”回到房中满腔心机便又浸入了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