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首词里,纳兰用“小院新凉”开篇,气温降落,气候轻冷,后句有“晚来”天然说到那一天到傍晚时,气候渐凉,而由“清朝‘博学鸿词’测验凡是设在春季得知,这里说的该当是秋凉。秋凉就觉有些寒意了。词的上片从本身的感官解缆,描述了思念朋友的表情:天气渐晚,小院中俄然多了多少寒意,就感觉这时的衣服有些薄弱了。想到这里,就思及那朋友,为下片怀人之言铺下了伏笔。这时我只好单独斟酒以驱寒,“形影空酬酢”。

下片天然承接到思念老友处,就提到了萧寺。从朋友处起笔,回想畴前与朋友在萧寺里对饮长谈的气象,二人惺惺相惜与现在本身的形影孤傲比拟,不由黯然伤神。恰好是在萧寺,虽史说:“梁武帝萧衍坚信佛教,多造立寺院,而冠以己姓,称为萧寺。”其名出自萧姓,增了几分萧肃之意,以是有了下旬“别绪应萧索”。纳兰在这里独具匠心,将本身的豪情思路转嫁到了接踵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作为引子,奇妙而富于情味。前面几句安闲顺畅,没有一丝滞凝之感。

④萧索:萧肃、悲凄。

①罗衫:丝织的衣裳。

想想此时此地应当是如许的:西风猎猎,落日残辉,气候渐冷,我想起老友是不是衣衫薄弱,不抵风寒呢?想到你处,当然是槐花也接受不起这风寒,萧肃凄冷,落了一会儿,你会不会也执酒驱寒,与我一样孤傲自酌呢?纳兰此作把本身的思友密意藏起,上片描述本身,下片转写朋友,将视角对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竭诚动人。

【典评】

③萧寺:梵刹。唐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因此后代称梵刹为萧寺。

⑤恶:可爱的。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①。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②。

②酬酢:主客之间相互敬酒,主敬客称为酬,客敬主称为酢。

萧寺怜君③,别绪应萧索④。西风恶⑤,落日吹角,一阵槐花落。

【注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