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岁垂手而立。

萧知南面庞安静,与徐北游一起走过这宽广的广场,望向门路绝顶。

“齐阳公主、帝婿上殿。”

自三皇五帝到祖龙定鼎再到大齐立国,有哪个公主和帝婿能有如许的威势?

萧知南收回视野,不急不缓地开口道:“给韩阁老赐座。”

张百岁上前接过折子,交到萧知南的手中。

待到伉俪两人走进未央宫,整座大殿变得针落可闻,两人一起前行,一向来到安设龙椅的高台前,徐北游止步,由萧知南单独一人登上高台,步步降低,来到龙椅前。

文官靠左而行,武将偏右,中间为空。

谢苏卿从袖中抽出一封折子,沉声道:“此乃燕王罪行,请殿下御览。”

此时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已经全数到齐,不过一品之上的大员比起之前的鼎盛气象则要暗澹太多,蓝玉告老,端木睿晟谋逆被诛,傅中天叛逃出帝都城,魏禁死于萧慎之手,再加上战事发作,五大左都督皆不在帝都,剩下几人不免无形影单只之感。

魏无忌本是罪臣,不过萧知南和徐北游、韩瑄、谢苏卿、张百岁等人商讨以后,姑念他忠于先帝,乃是迫于情势而不得已为之,故而特许他戴罪建功,不过他不成再担负天策府都督,而是重掌暗卫府,任暗卫府代都督,毕竟他是当年的暗卫府三多数督之一,这座庞大衙门的千头万绪,换成旁人还真一时半会儿梳理不清,眼下只要魏无忌是最好的人选,同时司礼监掌印寺人张百岁有辖制暗卫府之权,至于余暇出来的天策府,则是交到了徐北游的手中。

现在的庙堂,文官仍旧是以韩瑄为首,再加上把握了天策府的徐北游,偌大一个帝都城已经尽在父子二人的手中,更别提萧知南这位公主殿下本就是徐家的人。

在韩瑄身后就是谢苏卿,此番谢苏卿还朝,朝中非议颇多,毕竟当初是他一力支撑太宗文天子巡查江南,固然朝廷对外宣称太宗文天子乃是病逝于江南,可实在环境大师都心中稀有,谢苏卿天然难辞其咎。此时这位内阁次辅双手笼藏于广大的官服袍袖中,眼观鼻鼻观心,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

萧知南大抵翻了下,肃声道:“燕王萧隶,后果行事乖戾,太宗文天子曾经削其藩王权益,继而高宗肃天子念君臣亲族之恩,从豁免宥,令其为宗人府宗人令。然其未能改过,行动失据、不得众心,又与傅中天行谋逆之举,威胁群臣百官,扰乱朝纲,其何德何能?竟是自任摄政王以训政,狂悖至极,故仍行废黜,削其王爵,收其封地,贬为庶人,圈禁于宗人府。”

遵循端方,此时应当由司礼监掌印寺人张百岁出声开启大朝会礼节,不过这一次大朝会明显与以往大有分歧,不但仅是皇位空悬,由公主来主持朝会更是亘古未有,就算当年大名鼎鼎的承平公主也从未敢如此行事。

门路绝顶是洁白的须弥座,沿着丹陛走上须弥座便是未央宫,而未央宫的绝顶则是一张金光灿烂的龙椅。

意味着皇权的龙椅。

站在韩瑄身后的谢苏卿踏出一步出列,开口道:“臣有本奏。”

萧知南没有坐到龙椅上,只是站在龙椅前,环顾殿内四周。

全部未央宫中的文武大臣都为之一肃。

立在行列最前的韩瑄缓缓入坐,垂目低敛,让人看不清这位当朝阁揆的神采。从大齐立国以来,唯有蓝玉曾经得享此等殊荣,时至本日,蓝玉已经告老,因而这份殊荣终究落到了韩瑄的头上。

萧知南安静道:“讲。”

立在龙椅中间的是大内首宦张百岁,他没有和尘叶分出世死,也没分出胜负,尘叶在得知帝都事败以后,便主动拜别,任由张百岁返回帝都。

张百岁一声“有事请奏”打断了殿内世人的纷杂思路。

声音一重又一重,一重高过一重,从承天门传到未央宫前。

两位大行天子同时停灵于皇宫当中,可谓是千古未遇之事,乃至于现在的大齐已经没驰名义上的正统秉承之人,可现在的天下还是大齐的天下,天家萧氏另有萧知南这位齐阳公主殿下,以是在萧知南扶灵还京的次日,朝廷再次召开大朝会。

“齐阳公主、帝婿上殿。”

再往前,便是身着大红官袍的司礼监寺人,扯开尖细嗓门。

满朝文武恭声领旨。

再就是徐北游,固然他被满朝高低称作“小阁老”,但他身上却挂着都督同知的武官职位,以是此时他站在武官之列,并且还是顶替了多数督魏禁的位置。这就让很多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寒气,虽说之前都以小阁老称呼,但不过乎是因为韩阁老的权势,本日徐北游这架式底子就是与韩阁老分庭抗礼,或者说是父子两人再加上一个本就是自家人的公主殿下,清楚就是把持朝政才对。此举于礼分歧,但是却无人勇于开口,毕竟恰是这位小阁老以一己之力拨乱归正,能获此殊荣,也勉强算是在道理当中。

徐北游的身后是魏无忌。

统统人都在等,等候那对年青的伉俪。

最新X章节《^上e●

文武群臣一片寂静。

一百二十六个字,宣布了燕王的了局。

终究是徐北游和萧知南伉俪两人姗姗来迟。

贬为庶人,囚于宗人府。

“齐阳公主、帝婿上殿。”

本日的徐北游破天荒地没有背剑匣,更没有着素衣,而是穿了一件蟒袍,腰间悬有曾经属于萧慎的佩剑青霜,与他身侧身着公主冕服的萧知南相得益彰。

王公九卿、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很多大臣已经在心底喟叹,傅中天的五日摄政算甚么,不过是个笑话罢了,韩阁老的手腕才是高超,这不声不响当中就已经独揽庙堂大权,不提江南的萧瑾、西北的林寒、东北的牧棠之,只说眼下的帝都城,这今后的天下事否还会属于萧氏,还真就难说了。

有司礼监寺人搬来一把黄梨木大椅,放在韩瑄的身后。

跟着伉俪两人步步前行,从承天门到白玉广场再到未央宫,统统大汉将军顺次手扶礼戟,单膝跪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