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月十五元宵节

在两人身侧摆布,没有人随行。

萧知南问道:“你的升座大典呢?”

徐北游故作惊奇道:“不知陛下的皇后是谁?”

徐北游闻言后微微点头,然后笑问道:“治国五事,地以权民,物以权官,鄙以权庶,刑以权常,食以权爵,又称为外事五权,与之相对的另有内事五枚,五权由天子执掌,五枚则为皇后所掌。待到你即位以后,执掌五权,不知要把五枚交到谁的手中?”

徐北游面带惭愧之色,“是我对不起你。”

徐北游慎重嗯了一声。

徐北游凝睇着她,没有再多说甚么,而是伸手握住她的手掌,两人持续前行。

萧知南和徐北游一向到最后才走出未央宫,因为两人早鄙人午就已经去过韩瑄府上的原因,以是这会儿便也没了再要出宫的意义,徐北游向随行的寺人要了一盏灯笼,由他打着灯笼,两人一起往甘泉宫方向行去。

萧知南悄悄嗯了一声,把脑袋悄悄靠在徐北游的肩膀上。

聪明非常的萧知南神采惨白。

至于第三,也是最为首要的一点,那就是萧知南的即位大典已经定下了日子。遵循大齐朝廷一个不成文的端方,正月十五之前,借主不索债,衙门不拿人,各衙门封衙挂印,官员回家过节,并不办公。以是颠末内阁商讨以后,将萧知南的即位日子定在元宵节以后的正月二十二,刚好是一年甲子日。只是这个动静还未公布出去,只要萧知南、司礼监和内阁的寥寥几人晓得。

萧知南摇了点头,“伉俪之间哪有甚么对得起或是对不起。”

萧知南用大袖擦拭下了眼角,浅笑道:“等你从碧游岛返来以后,我们持续完成十局之约。”

徐北游沉吟了一下,说道:“因为触及到道门,景象不明,以是我的升座大典你就不要去了,放心留在帝都城中。”

萧知南一本端庄道:“当然是交给朕的皇后娘娘。”

走了大抵一炷香的时候,徐北游俄然停下脚步,开口说道:“二十及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固然我还未到三十岁,但已经做完了立室和立业两事。立业,我担当师父的衣钵以后,用了四年的时候重振剑宗,并且击败道门,带领剑宗重回碧游岛。立室,我娶了你,不敢直接说是天下第一美人,保守地说一个前三甲还是有的,又是当今摄政长公主,不管如何看,都是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遵还是例,明天天子陛下要在未央宫宴请群臣,因为现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天子陛下,所以是由摄政长公主萧知南代为主持,所分歧的是,还多了一名帝婿徐北游,这让满朝文武多少有些受宠若惊,毕待到宴毕以后,天气已经完整暗淡下来,群臣缓缓散去,各自乘轿回府,再去与家人过节。

徐北游猎奇问道:“我一向想不通,为甚么要称为皇后而不是皇妻呢?”

萧知南和顺握住丈夫的双手,柔声说道:“你那次差点没把母后气死。”

现在不是甚么大剑仙的徐北游抚摩着老婆的头发,柔声道:“结婚之前,我们就是聚少离多,结婚以后,还是聚少离多。说来也是好笑,在这四年之间,我不是在去江都的路上,就是在去帝都的路上,到了客岁,就更好笑了,不是在和别人打斗,就是在去打斗的路上,在你身边的时候屈指可数。”

合法碧游岛上群雄云集的时候,本该参加的碧游岛仆人徐北游,倒是仍旧滞留在帝都城中。

萧知南倒是没有顺着持续说下去,说皇后姓徐等等,而是轻叹了一口气,“若我为天子,没有后宫美人三千,那里还要甚么五枚,就算是召见命妇,另有姑姑她们代为主持,如何也对付的过来。”

两民气有灵犀地不去谈起刚才关于飞升和秋叶的话题,转到了有关皇后娘娘一事上。

寒气侵骨的冰冷夜色中,佳耦二人联袂走过万籁俱静的宫廷,走到飞霜殿前的时候,徐北游再次停下脚步,先是帮亲身紧了紧身上披着的大氅,然后抬手指向飞霜殿,轻声笑道:“当年大定的时候,我但是在这儿好生受了一番皇后娘娘的诘难。”

重新到尾,萧知南都是悄悄聆听,就像平凡人家的老婆,以丈夫为主,而不是阿谁在庙堂上专断专行的摄政长公主。

萧知南笑道:“所谓伉俪,本无高低之分,正所谓举案齐眉,以是‘妻’与‘齐’谐音,儒家贤人荀子以为,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以是便不能为妻,而是要称后。”

他愣了一下,然后也伸出一根手指,与老婆的手指勾住,笑道:“既然是天子陛下之命,北游怎敢不从?”

明天已经是元宵节,正应了一句传播甚广的谚语所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一场飘飘摇摇小雪落下。

萧知南俄然问道:“你还记得我们当初定下的十局之约吗?”

之以是如此,是因为大抵三点启事:第一,韩瑄在比来这段光阴身材不太好,徐北游身为人子,不说侍疾床边,也不好出门远游。第二,徐北游在帝都城外的梅山青景观中还存放了包含龙碑天书在内的大量产业,想要把这些东西运往碧游岛,也要多费一番手脚。

徐北游反手握住她的手,悄悄说道:“插手完你的即位大典以后,我会立即赶往碧游岛,先去见各大宗门之主,然后共商联手对抗道门的大计。对了,在此之前我还要先去魏国一趟,总之也是千头万绪。”

徐北游点头道:“当然记得。”

她伸出一根手指。

徐北游伸出一只手,在本身的眉心处悄悄抹过,眼底掠过一抹不易发觉的忧愁,淡笑道:“丹霞寨的初见,东北辽王府的相逢,江南的立约,帝都的得偿所愿,现在再回想起来,真是恍然若梦普通。往大了说,所谓的人生百年,又何尝不是一场春秋大梦?以是古往今来,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去求长生,我也不例外,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个长生的大造化来得太早了些,早到让我能够去和秋叶一争飞升之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