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个低本钱“占款”的体例!
“天然是情愿的......”
超越非常之一的“小目标”已经完成!
加上之前筹集到的两千万,一亿两千万两银子已然到手!
九家盐业总商,一家存100万两包管金,900万两的存款就有了......并且还是耐久的和无息的!
别的你们一年还得再交60万两白银,用于保持一个新的多数盐运使衙门。
朱慈烺笑道:“辽东的膏壤只归还,不发卖。”
不过搞不明白也无毛病他们投资啊。
而150万乘以九,就是1350万。
朱由检笑了笑,问:“如何?这前提还算优厚吧?甚么时候不想在辽东种地了,还能够退地取银。这二两银子,还是能够拿归去的。并且只要拿着地盘的人不退券,朝廷就不能主动收回地盘券或地盘。”
不过朱由检给朱慈烺定的小目标是一亿三千万两,现在还差一亿两千一百万两呢!
朱慈烺笑道:“也不必投太多,一家投50万吧......10万两一股,银行的本金一共100股,你们九家一共拿45股,孤拿55股吧。”
在处理剩下的一亿两千多万两之前,朱慈烺笑着问在场的九个盐商道:“这100万两的包管之金,你们几位情愿存吗?”
并且东南地区的工贸易发财,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大,放贷还是无益可图的,各大盐业总商当然不会放过如许肥肉。
朱慈烺接着说:“盐业银行除了刚才孤和你们说的那些事儿,另有一个买卖,就是代销盐引......今后凡是想做食盐买卖的贩子,都得先采办一年份额的盐引,然后再按月向各省的盐业总商分号兑换食盐。盐业总商在获得盐引今后,就能向盐业银行兑换白银了。”
“最后一桩大买卖就叫商屯!”朱由检又将话题引向了东北的地盘,“是在辽东斥地商屯......你们一年要交800万石的税,还得运去辽东的海口托付。多费事?并且你们也不是海商,运粮还得看人神采,多憋屈?
大明一年的食盐发卖总额,如何都在两三千万之间。朱慈烺哪怕只占三个月的款(他能够提早三四个月发卖下一年的盐引),那也有几百万两了。加上之前的1350万,就是差未几2000万了,还差一亿一千万,就能完成朱由检的“小目标”了。
并且朱慈烺也不会把一亿多现银给朱由检送去。
(本章完)
九家盐商出了450万拿45股,朱慈烺甚么都没出,就拿下55股,这买卖可真是好极了。
这个银行但是比盐业更大,更有前程的买卖啊......你们九家有没有兴趣那点股分?”
对于扬州城的大盐商来讲,一百万两银子固然不是小钱,但还难不倒他们。以是九个盐商一一表态,都承诺会尽快把银子交给朱慈烺的盐业银行。
以是九家盐商的支出,在将来几年必然是增加的!
“情愿!”
5000万亩的地盘券如果都能“借”出去,那可就是一亿两出去了......朱慈烺估摸这事儿难度并不太大,面前的九个盐总如何都得吃下四百万亩,也就是八百万两了!
朱慈烺伸出两根手指,“在盐业银存二两银,便能够借到一亩地盘券。存银没无益钱,而地盘券兑换地盘以后,则能够五年免税,五年减半征税。”
但是盐商的高利贷停业和银行业那是一个天一个地,以是他们也不是很明白朱慈烺想搞的盐业银行和他们的高利贷有甚么分歧。
有了他们带头,那些喜好把银子窖藏起来的老坑,估计也会入套......毕竟银子在地窖内里也不会产生收益,存在朱慈烺的银行里好歹能借出一些地盘呢!
“我等必然尽快把这笔银子筹出来!”
“未几,一点都未几......”
“好!”朱慈烺又道,“那孤再和你们说说盐税的事情......首要还是交粮食,一年800万石麦子或稻谷,都在辽东托付。
这又是无息揽储的体例!
加上之前每家要拿出来的100万,他们每家也就是拿出150万两。固然有点压力,但还是能拿出来的。
不过九个盐商也没多想,就全数点头同意了......谁让朱慈烺是他们的总背景呢!
实在扬州的盐业总商都兼营高利贷,因为盐贸易务的本质是包税商,并且朝廷以往不需求盐业总商垫付税金。与此同时,盐业总商们又不答应下线的中小盐商赊欠。以是他们的停业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现金流,这些现金则会被用来放高利贷。
归正现在辽东也大定了,朝廷筹办放一部分辽东的膏壤给南边的富户建立商屯。已经制作了一部分能够去辽东兑换地盘的地盘券,都给了孤。你们有没有兴趣去辽东创办商屯?”
听完九大盐商的表态,朱慈烺笑着点点头,接着又道:“孤的第二桩大买卖就是盐业银行了!所谓银行,就是能够吸纳储备,发放存款,停止异地汇款,兑换和锻造金银铜钱,买卖债票以及别的有价票券的商行。
多数盐运使衙门下,还好有各省督盐衙门,各省督盐衙门之下,则会设立缉私盐丁。
筹办入侵日本的朱由检需求的,首要还是军需物质和后勤办事……
能够开垦的地盘,总归是稀缺的嘛!
今后不会再有六个都盐运使衙门,只会有一个多数盐运使衙门总管天下盐务,收盐税、缉私盐、控盐价和羁系盐引,都将由这个多数盐运使衙门统管。
间隔朱由检给朱慈烺定下的小目标,就已经差不了太多了......去找那几个海商老丈人拉点储,也就差未几了。
九个盐商听到朱慈烺的要价,都在心内里大松口气。八百六十万盐税比起以往当然是增加了很多,但是今后再没有权贵能向他们九家要钱了......就算还要分外支出一点,那也只送给太侄殿下一人,必然能省下很多的。
这800万石加60万两,就由你们9家分担......孤要的不算多吧?”
“甚么?只归还不发卖?那如何个归还发呢?”
“千岁爷,”白思文问,“不知这辽东的膏壤如何个发卖法?多少银子一亩?”
白思文笑着问:“千岁爷,想让我们几个投多少银子?又想让我们占多少股呢?”
别的,承担着关粮米的东南海商也会吃下一部分地盘券,数额必定比盐商吃下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