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言道:“孙权自领江东,举贤任能,善于识人治政,此番用人不明,实非其所为也!”
曹仁见王基调剂有方,不由大喜,赞道:“这王基果有大将之才,多亏仲达保举,此中也有你一份功绩。”
司马懿晓得曹仁忧愁,抱拳道:“非常之时,部属另有一计,可保万无一失,必叫孙权铩羽而归,三年内再有力北上。”
曹仁笑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他们都在军中,并未亲临前阵,如何预感战事?仲达向来深谋明锐,何故此时反倒自生狐疑?”
司马懿稍作停顿,抱拳道:“部属鄙人,愿走一趟徐州,再有臧霸将军互助,必叫这股吴军有来无回。”
司马懿轻咳一声,摆脱曹仁铁箍般的手掌,揉着胳膊叹道:“此计过于暴虐,有伤天和,先前丞相便不敢等闲用之,今又天降大雨,难道天意乎?”
“这……”曹仁眉头紧皱,没想到此次守寿春,竟是他碰到了此等困难,沉吟半晌问道:“可有其他良策?”
曹仁踌躇道:“仲达若去,无人能为我分忧矣!”
曹仁暗自咬牙,却又道:“水淹寿春,难道自伤?且故伎重施,恐吴军已有防备。”
曹仁迷惑道:“百姓来投,足见民气所向,智囊何必大惊小怪?”
司马懿正来禀报赋税之事,另有三月之用,当早做筹办,曹仁却笑道:“吴军已是强弩之末,孙权不日必会退兵,三月足矣!”
司马懿答道:“都督当知先前寿春之战,为绝后患,我等不得已掘淮淹寿春,淮南百姓对曹军挟恨在心,岂肯大肆北迁?”
司马懿言道:“孙权见寿春难攻,别遣精兵北上,必是取东海郡与周瑜联络,再借水军之力,东吴便可掌控东面海陆之地,自吴地至河北,尽为其掌控,后患无穷矣!”
“你是说……”曹仁神采微变:“再掘淮河?”
这一日天降大雨,吴军没法攻城,终究临时得以休整,俄然下邳守将臧霸派人来报,很多淮南百姓不堪吴军逼迫,纷繁渡淮北上,涌出境内。
司马懿点头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寿春失守,则徐州不保,中原恐不复为国度统统,淮南民气早已不存,淹与不淹,百姓皆恨丞相,请都督度之!”
曹仁思考半晌,问道:“仲达有几成掌控?”
曹仁吃了一惊,顿时睡意全无,急问道:“仲达因何有此猜想?”
“嘶——”曹仁倒吸一口寒气,急道:“眼下寿春危急,徐州又无兵可调,这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却道:“鄙人觉得此事有蹊跷,都督万不成以浅显百姓待之,不然徐州不保!”
“不错!”司马懿神情冷酷,点头道:“今吴军围城,水军又步步紧逼,徐州垂危,唯有击退孙权,则其他两路兵马不敷为虑。”
现在城中本就人手不敷,司马懿这个左膀右臂拜别,只剩他一人顿觉独木难支。
一年多相处,曹仁发明司马懿不但仅是个儒生,并且精通兵法韬略,洞察军情,此番对战吴军,若非他多次看破孙权之计,只怕寿春早已失守。
曹仁言道:“孙权在淮南大肆征兵,擅加赋税,百姓不满,天然回避,有何不当?”
“恰是!”司马懿缓缓点头到:“方才王基报捷,吾正迷惑,现在方知孙权执意调兵,乃为掩人耳目,以轻我军之心,实乃东击西之计也。”
司马懿却欢畅不起来,蹙眉道:“鲁肃、陆逊皆江东豪杰,如此浅近之计,怎会等闲入彀?”
司马懿却神采微变,思考半晌惊呼道:“不好!”
吴军守势狠恶,连日来守军折损渐大,曹休的水军连战连败,底子不是江东水军敌手,已被逼至下邳境内。
正忧愁之时,俄然王基派人来报,先用疑兵诱敌深切,再于险要处设伏,毁灭两万庐江吴军,大获全胜。
“哦?”曹仁眉头紧皱,“仲达之意,吴军会混在百姓当中潜入徐州?”
司马懿言道:“先非论民气如何,江东兵精粮足,孙权若执意攻城,大可自江南、豫章等地调兵,又何必强行征招百姓?此举不但于攻城无益,反惹得百姓痛恨,大失民气,何其不明也?更何况庐江兵马出夹石,无异于自投坎阱,江东人物极多,为何却无人劝谏?正不解此中之意,”
“孙权不得民气,自取灭亡!”曹仁闻报心喜,命各地就近安设百姓,收伏民气。
司马懿言道:“吴军急攻寿春,只为保护这支奇兵,若将此路兵马毁灭,孙权无计可施,自会退兵。”
司马懿却道:“恰是自伤,孙权绝料不到我们敢如此断交,可先于四周城门内堆积沙袋土石,堵死通道,先淹吴军,城中粮草足以支撑到大水退去,永绝后患。”
“好个碧眼儿!”曹仁蓦地觉悟,猛地一拳砸在桌上,咬牙道:“从孙策到孙权,江东实乃我军大患,今其势已成,该如何是好?”
“水火无情呐!”曹仁一声轻叹,终究点头道:“智囊所言极是,为保全大局,只好出此下策。”
曹仁便将臧霸所报之事说了一遍,嘲笑道:“碧眼儿竟也学孙策,穷兵黩武,大失民气,可惜无小霸王之能,安得不败?”
遂传将令,命司马懿趁夜出城,往下邳与臧霸汇合,对于潜入徐州的吴军,暗中又派常雕带领三千预备役,扮作百姓分批前去淮水上游,发掘河道再淹寿春。
若长此以往,全部局势对曹军倒霉,现在中原四周对敌,兵将捉襟见肘,并无后盾,仿佛堕入死局当中。
司马懿吃惊道:“都督何故如此鉴定?”
遂将捷报传遍全城,鼓励士气,安抚民气,叫军民同心守城,死守寿春,曹军也士气大增。
曹仁却不觉得意,反倒安抚司马懿:“汝虽多智,但常言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王基已大获全胜,胜利阻击庐江兵马,孙权在寿春孤掌难鸣,某倒要看看,他能攻到几时。”
曹仁大喜,一把抓住司马懿手臂:“智囊既然有此奇策,何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