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双目微凛,旋即摆手笑道:“此事吾自有事理,文向不必忧心。你只需记着,今曹贼称王,已有篡逆之心,吾等乃大汉之臣,大丈夫要以国事为先,并力讨贼,匡扶朝廷,乃当务之急,江东乃家事,今后自见分晓。”

一时候打算大乱,周瑜也因见故交,驰念孙策,悲伤动情,竟泪流不止,不觉喝得酩酊酣醉,倒卧桌前。

钟缙言道:“蒋干进城半日未归,莫不是激愤周瑜,被砍了?”

“周郎真脾气中人也!”蒋干慨然一叹,又摸索道:“今江东被刘琦打劫,曹军又攻打甚急,城中无粮,诸位进退无路,将军可曾想过退身之计?”

“这……”徐盛蹙眉道:“我等与曹军比武,早已结下仇恨不说。现在远在青州,舟船尽毁,如何返回江东?”

徐盛无法道:“都督好久未曾见故交,昨日倾诉苦衷,一时候情难自禁,至今宿醉未醒。”

蒋干无法,只好奉告徐盛,将周瑜扶到后堂安息,不觉天气已晚,只好先在馆驿住下,思考对策。

徐盛叹道:“先生所言极是,不过都督曾有将令,叫我等以雄浑示先生,以显兵精粮足。方才之事,先生万不成说出去,不然鄙人便有杀头之祸。”

“这个周郎,还是如此性傲!”蒋干捻须大笑,才明白昨日为何徐盛等人杀气腾腾,本来是外强中干。

“城中缺粮,诸位已是穷途末路,公瑾岂能不知?”蒋干看徐盛动心,不由大喜,趁机言道:“将军若肯与我一同劝说周郎降曹,便可事半功倍,将来吾必保举将军爵禄功名,封妻荫子。”

“不管周郎是否愿降,皆在将军掌中矣!”钟缙大拍马屁。

现在曹操称王,眼看夏侯惇就要成为皇亲国戚,更是极力奉迎,将来也好分一杯羹。

蒋干见周瑜对孙权绝望,又悔恨刘琦,觉得机会已至,正要开口相劝,却不料周瑜一句话将他给镇住了。

“此事吾自会替将军保密!”蒋干自发得抓住徐盛把柄,神态又自傲起来,看周瑜不在府中,问道:“公瑾安在?”

徐盛出门喝退世人,站在门口一脸笑容,见蒋干站在街心,仓猝将他迎入府衙,难堪解释道:“实在多数督一贯练兵松散,军法极严,之前从未有过此事。”

蒋干慨然道:“以周郎之智,实在早该看清此事,只可惜方寸大乱,又身在局中,故而一时执迷不悟,此所谓当局者迷也!”

徐盛言道:“夏侯惇已分兵去攻北海,当如何应对?”

蒋干言道:“主辱臣死,若吴侯果然被囚,诸位就该马上发兵讨伐才是。周郎昨日也说挂念江东之业,愤恨刘琦,现在诸位却与曹公交兵,难道反助刘琦,令亲者痛,仇者快?”

夏侯惇却道:“此去北海行军需两三日,快马一日便可追回,不必焦急,若周瑜还在踌躇,恰好以此弹压。要叫周郎明白,劝降只是让他更面子一些罢了!”

周瑜点头道:“我等孤悬青州,该当高低同心,文向有话但讲无妨。”

徐盛忙问道:“先生有何高见,还望见教。”

自从夏侯惇南阳被擒,返来后身边亲卫皆散,他兄弟二人参军中汲引发来,凭着聪明聪明获得夏侯惇赏识。

“前提?”蒋干一怔。

蒋干站在远处听了一阵,本来是吴军因厨子军剥削赋税肇事,不但减少饭食,还掺杂霉米和沙子,眼看就要动起手来。

蒋干低声道:“将军有所不知,曹公此番派我前来,正成心采取周郎,联手对于刘琦,以公瑾在江东之声望,再有曹公雄兵互助,重取江南易如反掌。”

城外魏营中,夏侯惇眼巴巴等了一下午,直到日落西山,双脚发麻,才回帐中。

蒋干心中了然,抚须道:“正所谓从戎吃粮,军中缺粮乃是大忌,纵孙武再生,恐也无能为力。”

周瑜嘲笑道:“曹贼生性多疑,吾若等闲承诺,必不肯信,唯有之前提相约,方使不疑。”

蒋干在城中一夜未眠,凌晨出门北风凛冽,正往府衙赶去,却见很多军兵正在门口叫唤。

徐盛叹道:“吴侯之事,让都督大受挫动,我等也思疑吴侯是否另有隐情。只是都督迩来仿佛有些神态不清,常单独盘桓自语,不敢与他商讨,先生昨日说来救都督,未知有何高见?”

这一起上他做过无数种假想,筹办诸多说辞劝说周瑜,却千万没想到,周瑜对江东执念如此之深,乃至还筹算自主为主。

徐盛迷惑道:“都督既用缓兵之计,冒充承诺蒋干便是,何必大费周折?”

徐盛微微蹙眉,又踌躇起来:“多数督性高气傲,恐吴侯以外,不甘于人下,反触怒于他。”

夏侯惇笑道:“周瑜乃江东豪杰,孙氏亲信大将,岂能等闲而降?蒋干未出城复命,也不见周瑜吊挂人头示警,足见另有周旋余地,再等一日。”

“唉呀,先生不愧为都督同窗!”徐盛恍然大悟,拍着脑门悔怨道:“一言令我茅塞顿开,如同拨云见日。”

卧房当中,周瑜早已规复常态,叮咛道:“明早巡城,叫几营兵士因赋税不敷用心肇事,让蒋干见吾粮草不敷。”

钟缙问道:“既然周瑜另有降意,不如暂将田豫调回,以示诚意。”

蒋干捻须缓缓道:“以吾见之,不如与曹公联手,先除刘琦,救主报仇乃当务之急!”

徐盛言道:“自古忠孝难分身,吴侯却从国太遗命,命刘琦代掌江东之事,此乃引狼入室也!都督在青州有力干预,为何张公、鲁都督等皆无人劝谏,黄老将军几人也默不出声?万一将来刘琦不肯交权,鸠占鹊巢……”

周瑜笑道:“有子义在北海,可保无虞。吾恰好借机先破夏侯惇之兵,先保青州,再乘机与曹贼周旋。”

徐盛在门口愣了半晌,沉默拜别,心中迷惑:莫非我等不该为大吴效命吗?

徐盛浓眉一挑,翻着白眼冷嗤道:“废话,没前提谁投降啊?”

徐盛公然一阵心动,沉吟半晌问道:“却不知曹丞相承诺哪些前提?”

徐盛领命而出,走到门口却停下来,踌躇道:“部属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