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元帝听到百官的奖饰,眼里闪过一丝对劲之色。
第1866章妒忌的弘元帝
楚玄辰浅浅敛眸,他很淡定,天子要搀扶贤王,这是迟早的事。
。
他们当即点头,“皇上贤明,臣等并无贰言。”
这治水最大的功臣明显是璃王,天子却重奖贤王,这偏疼得有点过甚了。
不过他不在乎这些,只要皇上别借题阐扬,向他发难就行。
“臣谢主隆恩。”楚玄辰道。
“璃王殿下留步,这一次还真是多亏了你们佳耦,之前江南每年因为大水,都要淹死很多人,有无数百姓流浪失所。幸亏璃王妃想出的这个别例,才救了大师。”
“王爷胸有成竹,有勇有谋,让我等佩服。”
“璃王此次不但自掏腰包赈灾,还叫部下去邻国买了两批粮食。多亏他的这些粮食,才气平抑江南的粮价,挽救饥荒的百姓。”
弘元帝点头,“嗯,璃王妃的本领朕早已见地过。璃王,此次你们佳耦治水有功,朕自当嘉奖。但你已是护国大将军王,是军中最高长官,委实升无可升。朕听闻,你昨日诞下两个孩儿,那朕就赐他们一人一块封地,再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各十箱,如何?”
贤王当即单膝下跪,道:“臣谢主隆恩。此次治水,有一个最大的功臣,她就是璃王妃。她身怀六甲,还跟我们跋山渡水去江州。璃王妃见地博识,冰雪聪明,多亏有她想出来的调蓄塘之法,此次治水才气胜利。”
弘元帝听后,气得一巴掌拍到桌上,“这些个吃里扒外的东西,他们食君之禄,竟然如此盛赞璃王,莫非他楚玄辰,还敢超出朕去?”
皇上赐的封地,必然是不毛之地,拿来没用不说,估计还会倒贴。
至于张府尹,这是明升暗降,工部侍郎只是个虚职,并无实权。
“王爷,你真是太谦善了。要不是你提早布署,运筹帷幄,江州危矣!”
到时候,他叫人挑两块荒地犒赏,既能堵悠悠众口,又不会加强楚玄辰的权势。
“璃王和贤王都在为百姓做实事,让百姓安居乐业,造福千秋万代,是我楚国之幸!”
众官员见皇上这么说,晓得皇上决计已定,他们那里敢有贰言。
楚玄辰听到这些夸奖,朝大师客气的拱了拱手,“诸位过誉了,这是本王的分内之事。”
这时,弘元帝看向贤王,道,“此次治水,贤王也大有功绩。贤王在青州做了很多事,立下大劳,甚得民气。朕决定,擢升贤王为京兆尹,让他办理都城的治安和防务。至于府尹张清,朕升他为工部侍郎,众卿可有贰言?”
看来,皇上很想撤除他的这条臂膀。
弘元帝昨夜传闻楚玄辰生下一对龙凤胎,不过孩子生来就带着胎毒,很难存活,以是赏他们两块封地也没甚么。
退朝后,楚玄辰一走出金銮殿,官员们就全都朝他涌了上去,朝他夸了起来。
这些嘉奖的话,全被徐公公听到了,他敏捷的说给了弘元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