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天子之怒,百里长卿波澜不惊,“之前没有的事,不代表不成能,臣唯有此愿,恳请陛下成全。”
皇上的神采更冷,到了此时终究明白,百里长卿千里迢迢奔赴南疆,并非仅仅只为了江夏将士的军资俸禄,另有他的这个野心。
珞王一番话给江夏王扣上了数个罪名,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居功自大,目中无人,东澜万紫千红,竟然都比不上一个异国女子,一下子获咎了一大帮人,可谓一记短长的软刀子。
如果说刚才江夏王要求赐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现在的话则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众臣不管是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都震惊不已,目瞪口呆。
七年了,虽说大部分人并不晓得江夏王后院之事,但王妃空缺是究竟,哪有盛年男人,正妻之位长年空着的事理?
“荒唐!”皇上虽早有预感,但见百里长卿竟然公开在金銮殿上提及此事,唇齿发冷,“这天底下哪有一方藩王和异国女王连络的事理?”
恰是因为如此,以是,当江夏王主动提出赐婚之时,说震惊朝野,毫不为过。
轩辕珞及时出列,义正辞严道:“江夏王,本王一向以为你是深明大义的豪杰豪杰,父皇一贯对你爱重有加,先是端阳皇姐下嫁,后是赐婚瑶月郡主,父皇隆恩,可谓浩大如海,可现在你仗着军功,执意要娶一名备受争议的异国女子,莫非我东澜泱泱大国,就没有能入你眼的女子吗?”
百里长卿清楚地看到了皇上眼中的冷意,语气不急不缓,“陛下言重,臣恳请陛下为臣和月氏女王赐婚。”
皇上脸上慈和的笑容垂垂淡了下来,感慨万分,“是啊,端阳都已经病逝七年了,你长年交战,身边不能没小我照顾,是朕考虑不周了。”
轩辕珞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的竟然是秦王,“珞王兄此言差矣,有道是,文尸谏,武死战,江夏王兵马交战十余年,为朝廷立下汗马功绩,有目共睹,此次于国度危难之时,远赴南疆,血战疆场,力挽狂澜,儿臣觉得,江夏王洒尽热血,保卫国土,才是酬谢父皇隆恩的最好体例,至于仰仗军功,更是子虚乌有,江夏王平叛有功,父皇向来奖惩清楚,本就欲嘉奖,何来仰仗之说?”
不要说江夏王刚过而立之年,这些达官朱紫,哪怕到了知天命,过花甲之年,如果丧妻,也会另娶个年青貌美的女人续弦。
有人率先出来反对,“陛下,千万不成,江夏王镇守边陲,关乎社稷安宁,月氏女王是异国女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请陛下三思。”
以是说,江夏王在东澜的王公贵族之间,绝对算得上一个异类,对此,贵族们暗里也群情纷繁,但因为触及后院私隐,又顾忌江夏王的权势,都不敢在明面上会商。
皇上起火,非同小可,很多报酬江夏王捏了一把汗,固然从道理上,江夏王和贺兰女王,豪杰美人,比翼齐飞,可谓天作之合,但从好处上来讲,本国的战神若想娶月氏女王,还是不能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