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时隔短短数日便重新启用裴行俭,命还是待罪之身的裴行俭领兵直奔星宿川而来,明显是动了真格了,大唐与吐蕃两国间大战一触即发,赤桑扬敦更不敢有涓滴的担搁,马不断蹄地就往现在御驾地点的西都城而来。
星宿川,吐谷浑和吐蕃的交界地点,在当初李恪收剑归鞘,下旨裴行俭自星宿川撤兵后,时过近三载,这把利剑又重新悬在了吐蕃的头顶。
对于吐蕃这一战,李恪是策划好久了,现在抓住了机遇,天然是要先将此事坐实,不给朝中百官再劝谏的机遇,因而本身一面御驾开赴,先往鄯州去了,一面下旨长安,命辅政的宰相集结雄师,筹办驰援西征。
政事堂,国度中枢,宰相及朝中重臣议事之地点,在龙朔朝前,一向是置于门下省的,但在李恪即位后,重用帝师岑文本,以岑文本为诸相之首,为了减弱尚书省的权力,均衡相权,李恪遂将政事房挪去了中书省,以重中书。
岑文本能猜到本日的议事不会太顺利,以是早在此前他就已经和苏定方另有李绩打好了号召,届时就算朝中有人反对,他们也会站出来支撑此事,而岑文本也会顺着他们的话应下此事。只不过现在有了马周,就不必再多费事了。
于志宁的话确有事理,李恪御驾亲征,是天大的事情,如果李恪在西征途中真的有个甚么万一,当初没有封驳圣旨,请李恪返驾的高季辅就担了大责。
门下侍中有封驳圣旨之权,以于志宁的意义,李恪的圣旨下的反面章程,自当封驳退回,请李恪回京,而后再和群臣商讨这西征之事,而不是本身乘着这西巡的当口就御驾亲征了。
西都城乃鄯州治所地点,居于凉州西南,相距姑臧城已经四百余里之遥,由此可见李恪西征之火急,就在问罪的使节前去逻些的时候,本身的御驾已经在西征的路上。御驾西征,李恪是一日都等不及了。
听着马周的话,岑文本缓缓地点了点头,实在就此事,岑文本本就是早有安排的。
马周一拍桌案,起家道:“陛下脾气果断,既然已经下旨西征,本身也去了鄯州,就是情意已定,你们谁能劝回?眼下当务之急是遣军前去吐蕃,供陛下调遣,以免陛下无兵可遣,堕入危局!”
于志宁反对李恪此时对吐蕃用兵,倒也不是决计同李恪难堪,只是他行事一贯呆板,两邦交兵如此大事,李恪不与群臣商讨,却乘着西巡的当口专断专行了,确切有些不当。并且吐蕃不是小邦,冒然用兵,他户部的赋税也难以周转,压力极大。
就在高季辅进退维谷,心中拿不定主张的时候,性子暴躁的尚书左仆射马周看着面前的局面,半晌都坐不住了,马周本是一介草民,宦途有望,但却在机遇偶合之下被李恪发掘,提于草泽,引为亲信,托以性命关键之事,一步步擢拔,才有了他本日的相位,他毫不答应李恪被置于险地。
高季辅行事一贯慎重,这么大的风险和任务,他担不起,也不敢担,看着世人的眼神,一下子有些愣住了,呆在原地,摆布难堪。
遵循贡日贡赞和赤桑扬敦议定的意义,是想要在李恪真正有甚么本色性的行动之前,带着贡日贡赞赔罪的诚意前去凉州,以期能消了李恪的肝火,但李恪又怎会让他们如愿。
岑文本之言一出口,李恪的亲信,礼部尚书长孙冲第一个开口道:“陛下旨意,自当秉行,陛下既已下旨着调遣兵马前去吐谷浑,我等自当依命行事。”
马周环顾了一圈,殿中并无人接他的话,接着对岑文本俯身拜道:“岑相是帝师,陛下也是岑相看着长大的,这里应当没有人比岑相更加体味陛下的性子了,陛下已经西行,此战不成挽回,我等身为人臣,便当替陛下分忧,此事干系陛下安危,千万迟延不得啊。”
马周站着身子,环顾着殿中世人,仿佛是在诘责世人,天子御驾亲征,他们怎敢耽搁如此军秘密事,并且马周说的也是真相,李恪既然已经去了鄯州,那此事就是已经板上钉钉了,他们谁都劝不回李恪。
军情告急,哪怕是半晌都迟误不得,更何况是御驾亲征,传旨的使者一日不歇,便带着李恪的圣旨直奔长安而去。
户部尚书于志宁道:“陛下此次西行本是为了巡查陇右,非是为求战而去,现在陛下人不在长安,却下了如此反面常理的旨意,我觉得门下当依例封驳。”
长孙冲和李恪干系很近,他晓得李恪的性子,天然也是以李恪之命是从,立即便站出来支撑出兵,但既然有人支撑出兵,天然也就有人持思疑的态度了。
“陛下的旨意想必诸位已经看到了,你们觉得该当如何?”岑文本端坐于主位,手边放着李恪命人传来的圣旨,对政事堂中的世人问道。
长安城,大明宫外朝,中书省,政事堂。
于志宁也是老臣了,他的话一出,世人纷繁望向了门下侍中的方向,以往王玄策在京时,王玄策是帝王亲信,门下省的事情都是王玄策做主的,另一名侍中高季辅不过从旁帮手,但现在王玄策伴驾出京去了,这门下掌事就落在了高季辅的头上。
正所谓兵贵神速,这一战是李恪蓄意已久的,李恪不会给他们反应的机遇,天然是越快越好,最好能打贡日贡赞一个措手不及,以是就在李恪问罪的使节到了逻些的同时,西征的前部雄师已经自凉州开赴了。
岑文本当即点头道:“宾王所言极是,秘闻奉陛下之命辅政监国,自当解陛下后顾之忧,陛下之意既然已定,我等便当跟随。马上命全军整备,自关中、河南、河东、河北、山南五地出兵三十万,以大将军苏定方为帅,随驾出征吐蕃!”
赤桑扬敦并没能如愿在凉州姑臧城见到李恪,他见到李恪的时候比设想地要早上很多,当他出行快五日,刚达到木城的时候,火线就已经传来了动静,唐皇李恪在刺客一过后大怒,下旨御驾亲征,前部受旨戴罪建功的裴行俭已经率军三万行抵星宿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