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说的是,说的是”德芳和王旦都附和的点了点头,说着话三人就到了宫门外,德芳拱手“那就此别过,两位丞相请”

“王大人,此次孤王奉旨督办岁赋拖欠之事,还望王大人能够尽力共同”

“下官定当尽力措置此事,使王爷达成皇命,为陛下分忧”王钦若说道

德芳来到三司,见到了时任太常丞判三司官的王钦若。

王钦若道“王爷,这些人都应定罪,目前已经抓捕入狱”

“那就好,如果已经开端措置,孤王也就不再多做干与,此事一有回报,还请王大人及时奉告,孤王也好向陛下复命。”德芳说道

德芳叹了口气“此事真是让孤王痛心,不知两位大人可有处理之法?”

“老臣何能,不敢与韩王并论,但《论语》确是为相者当读之书,《论语》中有两句话: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臣这个做丞相的却一向没有做到,贤人所写的事理,真是一辈子都读不透辟的。”

“是,王爷”王钦若拱手道

“从他面去看,这何尝不是功德”李沆道“家国邻有强大的敌寇,这不时使我们保持着警悟,文武官员涓滴不敢懒惰,即便今后战事不再,天下承平,你我以及朝堂的大臣也一定高枕无忧,王副相,秘闻本日之言,牢记牢记。”

毋滨古上前道“启禀王爷,下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德芳点点头“王大人,岁赋之事此时可有端倪?”

“回王爷,各级履行官员都已在动手办理,很快会有成果。”

德芳看看王钦若“王大人,岁赋拖欠之事暮年也时有产生,但先帝念及百姓之苦,多有赦免,可谓圣恩昭昭,莫非百姓都不念及先帝苦心吗?”

“王爷,那些都是刁民,为己之私,有负先帝仁心,实属可爱!”王钦若道

“是,李相”王旦拱手

“回王爷,先帝虽念及百姓之苦,对拖欠岁赋之事多有赦免,但并非百姓不念先帝恩德,而是各处所官员不能秉承朝旨,仍擅自命令百姓交纳岁赋,导致诸多百姓有磨难言,导致本日岁赋拖欠更甚。”毋滨古说道

第二十五章第十减省免岁赋王旦点点头“李相所言倒也在理,哎.现在西北又起战事,我大宋何时才气安享承平,我们这些官员能够落拓的外出游宴呢。”

【第二日】

“老臣不敢。”

“王爷先请”李沆、王旦拱手,目送德芳轿队拜别。

“毋大人有甚么话,无妨直言”德芳看着毋滨古说道

德芳也点点头“李相之言句句肺腑,孤王也受教了。”

“哦?竟有如此事情”德芳起家“想我大宋仁厚建国,对官员以高俸相待,然仍有如此罪过呈现,实令孤王难以忍耐。”

“李相”德芳问道“听闻李相常日也喜看《论语》,这倒是与韩王很像,不知为何?”

半月以后,王钦若和时任度支判官的毋滨古将一些岁赋的记录呈给德芳,德芳看过今后问道“拖欠岁赋之人竟有如此之多,近年未曾传闻有过天灾之事,为何直至本日还会有人拖欠多年事赋不予交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