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断刀解迷雾,地宫现机关(下)

地宫中,嵇康将《孟德新书》交与曹纬。曹纬一目十行,读到“八卦阵图”的破解之法时,将其与吊挂在石壁上的地宫迷阵相对比,不由欣喜道:“本来如此,此阵可解了!能获得此书,实乃叔夜之功!”他这边正喜不自胜,那边门外的将军大声通报导:“禀告侯爷,擅闯禁地的女子,击伤看管兵将,逃出洞外了!”

实在,当年曹操著成《孟德新书》后,一向将其作为治军纲领,发给诸子研习,特别是曹丕。曹操临终前,将此书封存在铜雀台中,并奉告曹林,若非曹氏存亡关头,不要开启。曹林建成地宫以后,怕此书丢失,便从铜雀台中取走,存放在家中一物里。那日他成心将讯息通报给嵇康,何如被人监督,没法明言,只得将百辟刀劈断,表示嵇康检察刀中线索。但是,此刀中的“孟德新书,藏于雀中”乃曹操所留,此时书已不在铜雀台。如何让嵇康晓得此书的藏处?曹林灵机一动,想起了曹植的那首《登台赋》。

嵇康正考虑如何答复,那将军又道:“我从她身上搜到了钟会的令牌,看来是特工无疑。”

“我遵循父王所说找到此处,便开端在此练兵。此处的士族,多为祖父与父王的故旧,皆忠于曹氏,高低一心。为制止百姓因落空男丁,农田无人耕作,这些兵将农忙时仍可回家务农。若蒙天灾,由郡府同一调配粮食,以包管百姓糊口。能够说,现在谯郡高低已进入备战阶段,粮草与兵将具足,只待机会。这地宫的制作到处构造,启动起来如同迷宫,令人有来无回。可惜,父王没来得及将枢纽之处交代清楚,便被司马师囚禁了。一向以来,我都在研讨这张地宫阵图,想找到开启构造与破解迷阵之法,可绞尽脑汁仍不得其解。”

“我也为此发过愁,不过厥后终究发明了此中玄机。”

《孟德新书》乃曹操所作,他总结兵马半生的军事生涯,连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前人的兵法著作,对行军布阵、决胜千里提出了独到观点。兵法共有十四篇,十三篇为兵法韬略,最后一篇是政略。先人曾有故事说,张松曾读此书一遍,过目不忘,将书中内容倒背如流。杨修将此事奉告曹操,曹操大惊,觉得本身所著与前人暗合,遂恨而烧之。故事本欲耻笑曹操多疑,小肚鸡肠。但细想来,因惊骇与前人思惟暗合,被先人冠以“抄袭、抄袭”的骂名,便将本身心血所成付之一炬,是多么狷介又坦白?而后中国文坛千载,抄袭之风愈演愈烈,以其成名立室者大有人在,不知其可比曹孟德乎?

“晓得了,”曹纬将兵法揣进怀中,启动石门,道:“叔夜,你说因救人而误入此洞,那这女子你可认得?”

仰东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开初我也如许以为,但查遍此刀皆未找到。厥后又想,一部兵法岂能藏在一把小小的刀中,而这‘雀’或许并不是指刀,而是指铜雀台。”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铜雀台……那边被司马氏把持,防备森严,如何进得去?”曹纬愁道。

“言之有理,李副将,将那女子活捉返来,本侯要好好审她。”曹纬说着携起嵇康的手,笑道:“走,随我到府上,我们边喝酒边等她来……”

“雀中……莫非藏在此刀中?”

他所吟诵的两句中,提到了“园果滋荣”与“百鸟悲鸣”,信赖以嵇康的聪明,必能猜到此中所指乃蔡文姬在铜雀园中弹奏焦尾琴之事。焦尾琴乃蔡文姬父亲蔡邕所制。蔡邕死前,将家中所藏万卷书连同焦尾琴,赠给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而王粲就传给了王弼。那次,嵇康与夏侯玄、曹纬三人巧设骗局,将万卷书转移到了沛王曹林府上,此中也包含焦尾琴。曹林便将《孟德新书》藏在了琴身当中。但是此处虽妥,却太为埋没。嵇康也是凭着猜想去到曹林府上,花了几日才终究在琴上发明玄机。但是,比及阅完整书,他才晓得此书为何被封藏。

“且慢!”嵇康脱口而出,“……我是说,此人乃钟会亲信,若将她擒住,或可探知钟会之谋,岂不更好?”

“竟是特工……叔夜,此次你可粗心了。李副将,传本侯之令速速将她拿下,抓住今后,杀!”

“此前我曾和玉儿到铜雀台看望父王,他留下线索给我,让我自行拆解,我恰是为此而来。”嵇康将那日与曹林会晤的前前后后详细道来。说罢,从怀中取出那把折成两段的百辟刀,递给曹纬,道:“此刀乃武天子亲手赐赉父王,若非秘密,岂能等闲损毁?定有首要之物藏在此中。我几次思考,终究找出刀中的玄机。”说着,他将刀柄上的铜雀雀首悄悄一转,雀首与雀成分离,上面的雀身竟然是空心的,内里塞着一张卷起的帛书。将帛书展开,只见其上写着:“孟德新书,藏于雀中”八字。

公然,曹林没有孤负曹操所托,不但遵循旨意修好地宫,严守奥妙,其为王期间也恭谨谦恭,与世无争,不管皇室还是司马懿,都对他恭敬有加。他同母之弟中山王曹衮沉痾时,天子恩旨曹衮进京疗治,同时下旨命曹林也到洛阳,与杜太妃一起照顾曹衮。待曹衮归天后,他便以奉养杜太妃之由长居洛阳,将地宫之事完整隐没。直到淮南一叛之时,曹林才仓促将地宫之事奉告曹纬,然司马师催逼极甚,另有很多枢纽未能申明,便被押送至铜雀台。

曹纬将玄机娓娓道来。

“不,我随李副将一起去。”嵇康打断道。

《孟德新书》开篇便是曹操亲书八个微弱有力的大字――“轻用锋芒,动即毁伤”。书中所著兵法极其神妙,不但如此,还记录了诸葛亮“八卦阵图”的破解之法。当年曹操著书之时,一心安定天下,他又怎会想到,此书会用在对于司马氏上?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选定曹丕为太子,同年将曹林封为谯侯,密令其督造地宫。之以是将此要事拜托曹林,曹操自有一番筹算。他以为诸子中,次子曹丕雄才伟略,上马可横槊,上马能成文,是帝王之才,但唯独完善容人之量,行事过于狠辣,不留余地。曹彰乃大将之才,曹植文冠天下,然好武者轻易折,善文者不堪辱,皆有所忌。唯环夫人生子曹冲,聪慧仁爱,可为圣主,何如早夭。余下诸子,皆有其短。第十子曹林,脾气中正,进退有度,不愤不激,可于千万人当中藏其首尾,而人不察其智,足以守住这块宝地,遗给先人缓缓图之。

铜雀台畴前至后别离为金虎台、铜雀台、冰井台,三台中间以两座阁道式浮桥相锁连,用时悬起,不消则放下。后代文人说“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原指的就是这两座浮桥。金虎台与铜雀台之间有玄武池,别名南校场,池水从漳河通暗道引来,可练习水军。冰井台中有三座冰室,用来储藏战备物质,但世人只知其用却无人晓得这三座冰室究竟在何方位,以及如何进入。除此以外,铜雀台东边建有铜雀园,也就是《登台赋》中“望园果之滋荣”的地点。铜雀园是“建安文学”的鼓起之地,也是“邺下文人”的堆积地,建安七子中很多人都在这里留下过诗篇。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蔡文姬后,曾在这里召见过她,并听她用焦尾琴弹唱了传播千古的《胡笳十八拍》。一曲弹罢,引来百鸟悲鸣,闻者无不垂泪。按照以上线索可大胆猜测,曹林所吟的“望园果之滋荣,听百鸟之悲鸣”指的便是当年蔡文姬在铜雀园操琴之事。但是,此事与《孟德新书》又有何干联呢?

本来,那日获得曹林表示后,嵇康便从那把百辟刀动手,查找此中的隐蔽。他与曹璺分开铜雀台时,曹林曾低声吟诵了曹植《登台赋》中的几句: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