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街上的六陈货行,还是买卖昌隆、客似云来。明志来送过几次货,店里的伴计都熟谙他,两人刚进门,小伴计便热忱的迎了过来“李家小哥儿来啦,您随便看,需求买甚么,给您算便宜点儿。”
明月看出他的疑虑,耐烦解释道“陈掌柜,红薯贱物,只不过是官方传播的鄙谚罢了。《本草纲目》也有记录:番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海中之人食之长命。可见,食用红薯对身材无益,再不济也绝对不会有甚么坏处。”
一番酬酢过后,明月便说了然来意。“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本日前来,是想跟陈掌柜谈笔买卖。”
红薯粉条才做成,明月便迫不及待的撸起袖子,下厨做酸辣粉。
客岁的腊肠和炸猪皮卖的极好,不到一个月便发卖一空,让陈掌柜赚了个钵满盆满。直到现在另有人惦记取,三天两端的到货行来扣问有没有货……可现在还不到做腊肠的时令……凭着陈掌柜买卖人的直觉,猜想定是福生记又揣摩出了甚么奇怪的物什,他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哦,但是又得了甚么奇怪物?”
“唉哟,您来的不巧了,我们掌柜的不在店里,明天怕是不会来了。”
明月和明志两人出了六陈货行,到隔壁的点心铺子买了两包糕点,又到阛阓上买了六斤猪肉,这才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直奔柳树胡同的陈家。
第二天一大早,明月和明志便带着十斤红薯粉条,骑着马去了县城。
明志客气的道“小松哥,我们来找陈掌柜谈点儿事,不晓得他在不在店里。”
陈掌柜将红薯粉条接过,拿在手中检察,表面无甚特别之处,闻着倒是有一股暗香甜美的气味,只是……“这东西是用红薯做的?”
明月按着家里人的口味,给他们每人都做了一碗。红薯粉条做成的酸辣粉,晶莹剔透,口感爽滑、劲道,获得了大师的分歧好评。明志尤其喜好,一口气连着吃了三大碗,撑的肚皮圆鼓鼓的。
熟谙的味道劈面而来,光是闻着味道,明月已经馋的流口水了,更别提香儿、秀儿两个小吃货。
明月也不卖关子,从箩筐中拿出一把红薯粉条递到陈掌柜面前。“此物是我家照着册本上的古法,用红薯做出来的,叫做粉条,久煮不烂,暗香适口、口感爽滑劲道,食法同炸猪皮类似,泡发以后,可煮食、炖食,煎炒、凉拌亦可。”
对于明月和明志的到来,陈掌柜也是喜出望外,热忱的将两人迎到了待客的正厅,让丫环上茶上点心,又将陈夫人请出来作陪。
一百斤红薯,最后做成了二十一斤红薯粉条。
干粉条泡发,放入锅中煮至透明,然后调酸辣汁,盐、酱油、醋、姜蒜末,另有香喷喷的油凶暴子,把煮好的粉条捞到碗里,上面再撒上炒黄豆、花生碎、缀点香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辣粉就做好啦。
李家村到云溪县几十里地,来回一趟可不轻易,明月不想白跑这一趟,遂向伴计问了然陈掌柜家的住处,她筹算直接上陈掌柜家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