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相公,那件事,对相公大倒霉。”吕光高耸地说。
高拱看着比他小五岁的高仪,又瞟了眼小他十三岁的张居正,一掀长须,慨然道:“我老矣!焦急啊!”喝了口茶,又道,“叔大、南宇,为宗室立章程之事,议议吧,我看礼部和各王府,一定能拿出甚么像样的东西来。”
张居正沉默着,令吕光坐卧不安,不断地欠身、晃腿。
“如何回事?”高拱不悦地问。
“这个张佳胤,竟和王世贞这帮人搅在一起!有闲工夫何不巡查各府,若到安庆巡查,发明文武反面,预为措置,或许安庆也不会产生兵变!”张居正内心说,大要上却微微点头,道:“这就好。”说着迈步往前走。
朱希孝虽口中称是,脸上却略过几丝阴翳。锦衣卫缇帅可不是当局随便敢传召的,只是隆庆朝皇上委政内阁,方有辅弼召缇帅之事呈现。不过为这么件事把他传来,还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锦衣卫衙署靠近承天门,离内阁不远,是以倒是锦衣卫都督朱希孝先一步到了内阁。锦衣卫缇帅虽为三品,可朱希孝是勋臣以后,皇上特赐一品,为请愿严,他当直时老是身着一品斗牛服,不拘谈笑。
高仪道:“新郑,皇上病重,我辈做臣子的,却要改祖制,为宗室重立章程,这,合适吗?”
“喔呀!这费事了!”高仪感慨一声,“张佳胤是巡抚,他有一套说辞;张寺人是旁观者,又是一套说辞。不过,张寺人极重修身,常对人言‘我形虽废,自有不废者存’,简朴寡言,休休有量,人不敢干以私。他的话,恐更可托些。”
高拱未等他见礼,就开口道:“缇帅,安庆兵变,知府查志隆激成,诏旨已送批红,明日即差锦衣校尉星夜赶往安庆,逮京询问!”
高拱的髯毛被他的粗气吹得在胸前乱舞,他用力在书案上“啪”地一拍,“是非不清,奖惩不明,事体是以而更加废弛!这谢毫不能让任何人昏黄过关,拟旨,命锦衣卫逮查志隆于京师询问!”仿佛还不解气,“张佳胤身为抚臣,提督军务,不能遏局势于未萌;过后又勘狱分歧,昏黄上奏,做巡抚不称职,降调!”
“本日内阁议起宗室事,玄翁言要为宗室立一代章程。存翁老成谋国,不知有否良策。”张居正把内阁研议景象略述一遍,“吕先生可代为就教存翁。”
吕光道:“前不久王世贞约江南巡抚张佳胤到庐山游,路上一向替徐府讨情。张佳胤是王世贞的弟子,不好驳他的面子,尚未上山,就差人去松江府传令,先开释徐家三公子,案子渐渐复审。”
高拱看出来了,道:“非当局小题大做,委实是目今之世不容此类事件产生,一旦产生,当迅疾措置,让天下皆知朝廷严肃!”
张居正回到府中,下了轿,低头往中院走,内心还在思忖宗室之事。吕光从前面跟上,道:“太岳相公,存翁有好动静。”
非常之举?除了派刺客行刺,张居正想不出另有甚么非常之举;可行刺的事,是千万做不得的。如许想着,他感慨一声,道:“张四维频频投书,劝我与玄翁欢和,昨我回书于他,言已决计秋末辞职南归。”
“喔?”张居正止步,回身看着吕光。
张居正沉默。
“张宏参查志隆的本子,说他稽误月粮,激变军士,又擅离职守,潜入南京!”张居正举着文牍说,“可前几天张佳胤的奏本却说查志隆敏才强力,剔弊爱人,因整治逻卒为盗获咎张志学,张志学为谋私利,遂铤而走险率士卒叛变,欲除查志隆而后快。”
这天一进中堂,张居正就拿着一份文牍活力地说:“南京守备寺人张宏上本参查志隆。这个张佳胤,勘狱草率!”
朱希孝这才暴露一丝笑意,见礼而去,魏学曾正巧与他擦肩而过。
与张居正相反,高拱却不时感慨日子过得太快。转眼间,蒲月上旬就要过完了,他总感觉要办的事太多,而光阴却缓慢流逝,每天一到内阁就是一副焦心不安的神采。
“相公,前次存翁嘱相公预为筹办遗诏,取步步为营之策,鄙人觉得已胜券在握,不料皇上又发此诏。把这两年的政绩都记在了高相头上,还不加粉饰地直把高相说成千古一臣!”他长叹一声,腔调悲壮地说,“皇上在一日,谁能撼动高相?即便皇上……,谁若敢动他,就是违背先帝遗言!如此看来,即便此前策画顺利达成,若无非常之举,恐也难逆转大局!”
吕光跟在张居正身掉队了书房,尚未落座,便道:“闻得闰仲春时皇上曾执手对高相说‘以天下累先生’;前些日子又俄然颁了那道罕见的诰命,朝野群情纷繁,都说这是皇上感激高相的帮手之功,同时奉告天下,他身后只能由高相称国,不准别人介入,大事定矣!”
吕光闪身出去了,张居正寂然地闲坐着。不知过了多久,两个尚在少年的儿子老5、老六牵动手出去,唤他去用饭,张居正看着两张稚嫩的面庞,笑着说:“嗯,要好好用饭!”起家往外走,两个小童在前面欢畅地蹦跳着,他感慨一声,“日子过得真慢啊!”
“不唯要重,还要快!”高拱余怒未消,“去,叫吏部魏侍郎来!”又转脸盯着张居正,“叔大,诏旨拟好了吗?拟好了送去批红!”又喊声,“来人,叫锦衣卫缇帅朱希孝来!”
张居正却已会心,道:“走,到书房去说。”
“事若不成,何故面对?”张居正又是一声感喟,“只得如此了。”
张宏本不肯参和处所之事,怎奈张鲸软磨硬泡,说他刚从安庆返来,知查志隆剥削军粮,激成事情,事发时又跑到南京躲起来,若不参奏,文官们官官相护,朝廷不明本相,冤枉好人,或许还会激起更大的事体来。张宏一听也有事理,便照张鲸所言,告急上了一道参章。而此前,江南巡抚张佳胤已上本,禀报兵变景象,死力为查志隆摆脱。
“喔?”吕光两只小眼睛滑头地忽闪着,“我这就差人夤夜驰赴松江!”
“千万不成!”吕光打气道,“内有冯寺人,外有存翁,相公不成泄气,存翁必有良策应对。”
“新郑,是不是太重了?”高仪谨慎翼翼地问。
“惟贯,速为安庆物色新知府,快办!内里一批红就发红谕,克期到差!”高拱叮咛道,“另有,张佳胤免巡抚职,南京光禄寺右卿是不是缺员?调张佳胤去。”言毕一扬手,“去办吧!”
高仪不由点头,暗忖:新郑未免操切!他想劝高拱两句,可刚叫了声“新郑”,怕“操切”二字出口,激愤高拱,便又打住了,改口道,“喝口茶,消消气。”
“是麻痹高相,还是真这么想?”吕光吃惊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