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本已痛下杀心。岂料被许攸附耳一言,又变生肘腋:“子远所言极是。郭胜乃长乐太仆,若冒然杀之,太后必定见怪。如此,某抢先往西园叨教,再杀不迟。”
“陈留太守,‘八厨’张邈之弟也。”陈琳亦识得。
酒过三巡,见机会已到。袁绍遂离席相敬,落杯后试问:“主簿高才,过目不忘。天下能比肩者,凤毛麟角。闻昨日大将军霞楼设席,与魁首击掌为誓,共诛内宦。然却不欲速战持久,雷霆除之,永绝后患。反顾后瞻前,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且又好大喜功,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不知。主簿谏阻,何如不纳。绍,窃觉得,此乃取祸之道也。”
今似虎伥尽灭,老迈势衰,不敷为患。然若突然发难,拼个鱼死网破。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公车入城,穿城而过。绕行上东门,转东郭马市。
许亦知黄门难撼,张俭不忘叮咛道:“此事,大将军宜持久,迟恐生变。若被张让、赵忠得知,抢先发难,则我等俱休矣。”
主簿陈琳却有分歧观点:“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大将军宜速除之。本日,与魁首击掌为誓,与会之人,皆亲眼所见。当中如有暗通诸宦者,奉告以详情。令诸宦皆有所备,恐功亏一篑,重蹈阿阁复辙。”
“雕虫末技,实不值一提。”陈琳谦辞。
陈琳号称“过目不忘”。回想大将军府来往公文,遂有所得:“但是以家财资曹轻车起兵之人。”
天光大亮。便听舍外,有人朗声问候:“主簿醒否。”
“非也。”张津抵近笑道:“乃有一至好老友,为天下豪杰,欲引主簿一见。”
酒劲上浮,一时醉眼蒙眬。行动盘跚,随下霞楼。陈琳自去精舍,蒙头大睡。一觉到天明。
何进傲然一笑。名流劈面又仓猝收敛:“张公所言极是。何某定谨慎行事,当万无一失。”
罢筵后,长史许攸,趁机进言:“张让、赵忠之流,除之易耳。然曹节、程璜,封谞、郭胜,大将军还需禀过太后,切莫冒然行事。”
余下中常侍,程璜、郭胜、封谞,庇护于三宫之下。大长秋兼领尚书令曹节,久不问政事,避入函园,保养天年。唯剩玉堂署长张让、黄门署长赵忠、掖庭令毕岚、钩盾令宋典,四人行走二宫,不甘大权旁落,苟延残喘。
一旁张津笑答:“主簿天下奇才,过目不忘。必是在来往公文中,窥见公子大名。”
阿阁兵乱,权贵朝臣,死伤惨痛。十常侍及其翅膀,亦名存实亡,气力大减。可谓两败俱伤。
“莫非欲买乘马。”陈琳笑问。马价奇高,凡人难以付出。
心念至此,目睹大将军何进,离席与党魁张俭击掌盟誓。长史许攸一声暗叹。
“襄邑卫兹,字子许,见过主簿。”便有一儒服公子,翩然施礼。
“从弟袁胤。”袁绍殷勤备至。
“袁氏千里驹也。”陈琳红光满面。与会世人,虽名不见经传,然背后权势却各个非同小可。若能攀附交友,引为助力,宦途必一帆风顺。
“主簿请。”张津欣然一笑,尽在不言当中。
“陈琳拜见校尉。”
四目相对,起家皆笑。袁绍执其手,举荐与会来宾:“陈留卫公子。”
陈琳闻声起家:“门外但是子云。”
陈琳回敬:“司隶校尉名动京畿,今得了解,陈琳何其幸也。”
何进欣然点头:“子远老成谋国之言,深慰吾心。孔殷行事,名声不显。当联络海内名流,天下豪杰,齐聚洛阳,同讨民贼。”不愧是屠户出身。深谙商贾之术。所谓“时势造豪杰,豪杰亦造时势”。买定离手前,亦需赚足呼喊。因而在何进看来,赵忠、张让,不过冢中枯骨。杀之如宰鸡屠狗,手到擒来。然若不明不白,一刀成果。无人观瞻,无人喝采,白忙一场,难道不美。宜当广发豪杰帖,引天下豪杰,海内名流,齐来洛阳,目睹杀贼之盛况。如此,方能彰显诛贼之功。令二贼死得其所。尽收天下人望,为我所用。
陈琳心中一动:“既是豪杰人物,自当前去拜见。”
何进自取其祸,必死无疑。本觉得捏个软柿子。岂料张让、赵忠绵里藏针,阴狠非常。若无必胜之掌控,断不成等闲招惹。
“东平张孟高。”袁绍又引一人相见。
“袁绍见过主簿。”
“寿张张超,见过主簿。”此人非常雄浑,当是豪杰。
“主簿安好。”张津廊下施礼。
“恰是鄙人。”那人答曰:“本日无事,欲请主簿同游。”
而后,便是如何奇妙“变现”,最大得利。待手握朝政,权倾朝野。便如先前何太后于榻前肺腑之言:合九州之力,与蓟王一决雌雄!
特别赵忠、张让,为得少帝信赖,不吝书朱雀阙。更有甚者,盗掘先帝陪葬明器,尚不为人知。各种罪过,罄竹难书。为绝地求生,无所不消其极。才气之强,意志之坚,手腕之狠绝,岂能小觑!
“主簿大才,心悦诚服。”张超再拜。
“本来如此。兹,敬佩之至。”卫兹再拜。
“子云好兴趣。”陈琳下阶相见:“欲游那边。”
胡姬酒坊,三楼春晖包房。排闼视之,恰是司隶校尉袁绍,及一众老友。
廊下所立之人,名唤张津,字子云,荆州南阳人。因与何进同亲,故被引为“亲客”。意为“靠近之门客也”。
“恰是鄙人。”卫兹奇道:“我与主簿素未会面,何故知之?”
待宾主落座,大摆筵席。与会世人,故意交友,故推杯换盏,氛围热烈。
见大将军何进,情意已决。陈琳暗自感喟,毋需再谏,自讨败兴。
袁绍言道:“久仰主簿大名,恨不能早见。今得偿所愿,足慰平生。”
“城东马市。”张津答曰。
“此一时,彼一时也。”许攸辩驳:“寺人为天下所疾,人神共愤。然,正因兹事体大,故需谋万全之策。再者说来,阿阁兵乱,诸宦折损过半,张让、赵忠等人,翅膀尽灭,冢中枯骨耳。实不敷为惧。大将军,宜清选贤能,整齐天下,一举灭之,为国除患。当时,朝廷表里,必鼓掌称快。党人归附,万民归心。得此人望,大将军再解三宫内斗之祸。一统朝野,指日可待。”
“献丑。”陈琳回礼。
“稍待。”陈琳这便起家。梳洗换衣,出门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