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掣肘,便是何后。
何苗点头反问:“垂白叟竟也无惧乎?”
见苦劝无用,赵忠点头自去。
换言之,南阳流民,皆觉得。神智夫人,乃天宫女仙下凡,救万民于水火当中也。
“去此不远,西有邓城。春秋时,乃邓国故都。后为楚所灭。今汉置县,亦毁于南阳大水。可命流民,西去城中避险。”
“樊城可有兵马。”华雄又道。
“老奴,老将至矣。人之将死,何惧之有。”赵忠目光安然:“人到暮年,能得其主。何其幸也。”
“喏。”
“邓城在樊城西北十里。据此处约五里。天气渐晚,恐难至矣。”摆布答曰。
不说便也罢了。何苗听闻,一时面如死灰。何苗刀锯余人,存亡早置之度外。何如心牵甘夫人母子,如何能见死不救。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甘夫人言道:“真假莫辨,乃此中真谛也。”
汉水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又东为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号襄江、襄水。乃长江最长支流。常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合称“江淮银河”。
出军帐。华雄翻身上马,径直入马车营地。
“千牛刀者,利刃也,取厨子解数千牛而利刃不顿(钝)为义”。
华雄统兵南下,申明鹊起。身披吞光黑龙鳞,胯下千里斑豹驹。得胜钩上千牛刀,寒光映雪。何其夺目。
赳赳武夫,立于窗下。向甘夫人通禀。
“寻高坂安营。”
终归温饱起盗心。先前凭借贼酋,待掘尽积财,又被轰出。不得已,唯有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跟随『神智夫人』,南下乞活。
当作何解?
又过五日,流民已拥至十万。话说,天下流民,何其多也。南阳大水,蓟王万舟并发,将百万公众救回。不出一年半载,周遭流民,拥入南阳,乃至十万。盗墓猖獗,可想而知。南阳富庶,亦是诱因。
“声东击西,半途而击。”甘夫人赞道:“虎将用计,必收奇效。”
“都尉可还记得,河谷弃棺否?”甘夫人反问。
“速追。”胡轸一声令下。秦胡铁骑,吼怒而去。
终归人算不如天年。华雄本觉得彻夜可入樊城暂避。岂料竟另有十里。
邻近傍晚,尚未日落。因而漫山遍野之流民,又追神智夫人车驾,转去邓城。
先兄终弟及。合肥侯即位为新帝,立灵帝皇宗子为储君。后父死子继,史侯登基。史侯少年天子,尚无子嗣,因而再由弟及。董侯取而代之。
且何后如何能自降身份,再嫁蓟王。唯有以死明志,行托孤之举。
因而后顾无忧,皆大欢乐。
“此乃分兵之计也。”华雄遂言道:“贼人所求,乃夫人母子。猜想流民中必有细作,沿途通风报信,只需如此如此......”
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别人鼾睡。
“报,火线十里,可至襄水。”日暮时,标兵回报。
少顷,便有赵忠,大声通禀。流民皆随神智夫人,西去邓城暂避。
何苗心如乱麻,却又无可何如。
“不成。”华雄仓猝劝道:“夫人母子,安危为重。岂能轻身涉险。若被贼人所乘,悔之晚矣。”
“甘夫人正转往邓城。”
董侯更加年幼,必还行“弟及”。如此,当是麟子无疑。
“万中之一。”
先帝贵为天子,岂能有错。因而,两份圣旨,皆有效力。正如“立德务滋,除恶务本”。
众目睽睽,只眼可辨。
“报——”三十里外,胡轸、董旻,**、李蒙、王方,领一万秦胡铁骑,已尾随而至。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遂成完美“皇位因循闭合环”。
所谓“病急乱投医”,“老迈抱佛脚”。拯救稻草,不成轻弃。再加贼人,推波助澜,成心为之。因而扶老携幼,齐奔神智夫人而来。
“不及入樊城,唯转投邓城。”董旻森然一笑:“恐邓城亦难至也。”
华雄言道:“我等距樊城,一日路程。不料水衡都尉亦距樊城,朝夕水路。”
“事不宜迟,且依计行事。”
“无妨。”甘夫人又道:“我母子,有赵云、陈到二人保护,自当万无一失。”
“夫人何意?”华雄焉能不知。
何苗又问:“垂白叟觉得,此去,又几分胜算。”
即便蓟王,纯臣无惧。然蓟王麾下,六大谋主,又岂能置主公于险地。
所谓“金口玉言”。又说“卑不谋尊”。
先帝垂死之际,连下二诏。且二诏又各自传播,未遭人灭口。
这日被赵忠窥见。遂暗中安慰:“岂不闻,背水一战,向死而生乎?”
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后代双城并立,合称襄樊。今刘表新筑州城,襄阳尚未完工,樊城乃北岸重镇。何如南阳大水,亦被涉及。垣墙坍塌,百姓南下避祸。后被刘表所驱,于南岸另筑襄阳居住。
“只要郡兵数百,不堪大用。”标兵又答。
须知。此称呼大有玄机。与上元夫人、协辰夫人等,诸夏名女仙,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请夫人让出车驾,以备诱敌之计。”华雄言道。
“莫非彻夜必有一战。”摆布如何能不觉悟。
“愿听都尉调遣。”摆布全然无惧。
言及赵云、陈到,华雄自无可辩论:“喏。”
此乃天意也。
刘表恩威初立,鞭长莫及。
“喏。”便有军司马领命自去。
“襄水之上,可有水衡都尉舰。”华雄仍不断念。
明知甘夫人自寻死路,然何苗却束手无策。以泪洗面。
“未见蓟国白波大舡。”标兵答曰:“问过来往船家,言或已至夏口(江夏)。”
环顾世人,华雄目光如炬:“诸君可愿随我破敌。”
谛听启事,众皆觉悟:“都尉奇策。”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唯有向死而生。”
“襄水横栏,铁蹄深陷。只需到达河滩,铁骑再无用武之地。”华雄言道:“董卓麾下凉州大人,久历疆场,焉能不知此中短长。必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