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军别部左司马夷廖,率南越白毦,携演兵器五;并辅南偏将军假司马秦狼,领无当飞军,携演兵器六。对阵,护军将虎帐,司马鲁比莫纳,将山夷白毦,携演兵器七;并绣衣军曲候魏疏,统顺阳卫,携演兵器八。
“大旗被夺,为时晚矣。”
公众尚且如此,何况兵卒乎?亲眼所见,切身材验,构造能力。若能为己所用,倍增战力。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到杀敌一千,不费一兵一卒。无数袍泽,得以保全。对构造兵器,兵士又岂会心生架空。
呼厨泉斩绳夺旗。反败为胜。
井阑高台本就逼仄,今又人满为患。
此,亦是构造器,利弊使然。试想,蓟式构造船,远行四海。然皆需回蓟国船厂,保护保养。谓熟能生巧,助推蓟国工匠,人才辈出。又如幕府大营,辅虎帐士,几占一半。构造兵器保护保养,皆需匠人助力。
初代战车楼,历经多次进级。早已今非昔比。内里构造器,更是五花八门。更有甚者,谨遵王命。将作寺,能工巧匠,呕心沥血,将战车楼,打形成“构造载器”。可与蓟式构造器,相互组合,肆意拼装。需求时,还可作为备有武库,将内里构造器拆解,设备大营兵士。
楼桑战车楼,悄悄耸峙二十载。乃至刘氏宗亲,多数皆已忘怀。蓟王却命将作寺,年年补葺,正因,有备无患。
“言之有理。”世人纷繁点头。
“於夫罗得演兵器1、三,呼厨泉得演兵器2、四。若再战时,莫非二器同出?”忽有人问。
“本来如此。”闻者无不觉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王上此举,必有深意。”连观数战,便是看客亦有所觉。
亦如先前,观众连续入场。忽见演武园地,似与先前,多有分歧。平整如砥的演武疆场,被无数纵横摆列之田字格豆割。田字框格,模糊泛有铸铁光芒。便有人俄然觉悟:“西林轨路!”
“想必便是如此。”
果不其然。
“如此说来,泰山兵跳下避险,亦可生还。”令有人问道。
循例。五对七,六对八。
“乃为演武练兵,择选良将也。”蓟王答曰。
“夫君此举,有何深意?”士贵妃,亦有此问。
正因构造兵器,无益有弊。普天之下,唯蓟国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与蓟国为敌,若不能速胜,必定完败结束。
“孟德掘环渠,火攻寿春,令为夫,心有所悟。”蓟王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世人皆知,蓟国大利构造。然论构造,多为营城术。实则大谬矣。时,王傅攻杨氏城,构造舫车,便能力初显。城上黑山贼寇,几无还手之力。天将变矣。旧时行伍,已无从应对,构造之利。故设演武,令国人一观。猜想,必有所悟。”
初代战车楼,乃刘备亲手设想。类西林车楼。此楼不为居住,只为防备有邑无门,来去自在之楼桑。故将家用诸器尽皆舍去。外包珐琅甲片,内藏床弩、板楯,拒马、鹿角,及百战精兵。共分四层。上设弓弩手,可居高低射。中设床弩,专破重甲。下驻精兵,刀盾齐备,短兵相接。底层内藏构造,可由力士或牛马驱动,于轨路上,来往行走。
“莫非……”毕竟久居楼桑,各种传闻,耳熟能详。诸如楼桑五阙,下设卷帘门。人尽皆知。更有乃至,少君侯曾不吝工本,于十里楼桑内,暗修轨路,以备不虞。
谓“一复生,二回熟”。又谓,习觉得常,屡见不鲜。待国人亲眼所见,构造兵器,疆场扬威。对新式战法,新型兵器,新发兵种,当欣然接管,无有见疑。
演兵器五,并演兵器七,连袂入场。恰是只闻其名,未见其物之:“战车楼!”
重金贩来蓟国守城诸器,摆设城头。战役初期,确收奇效。可御敌于城门以外。待战况持续,守城构造器,纷繁损毁。无从远射毙敌。险被纪灵先登。若非吕布千里驰援,广陵易主矣。
人马飞撞,无从抵挡。见事不成为,泰山兵,纵身跃下,坠入拦网。
没错,恰是西林独占铸铁轨路。
北宫,瑞麟阁。
次日再战。
或有人言。大营岂无武备。何故费此心机。
无出不测。传统意义上的战役,将会敏捷退出疆场。
蓟王此举,谓“抛砖引玉”。循序渐进,发蒙国人认知。因而乎,借一场演武决胜,既甄选牙门四将,赚足眼球。又拉开构造兵器期间序幕。
正如初代寝垫,与时下寝垫,已天壤之别。
“妾等,愿闻其详。”士贵妃娇笑。
战车楼,亦设四轮。借助杠杆、曲轴、齿轮等装配驱动,时速可达三十里。常由四人差遣,前后各二,皆为力士。只需双手握住杠柄,高低瓜代轧动,车子便可前行后退,非常便当。独一需求,铺装铁轨。
“试想,若攻城时,坠落城下积尸,能捉刀再战否?”便有人看破。
正如人有生老病死,构造器亦丰年限。特别高强度战役,保护保养不及。易至损毁。此弊,于广陵之战中,闪现无疑。
“言之有理……”怀揣疑问,世人次第退场。
张孟谈答曰:当年,董安于构筑晋阳城,用荻、蒿、楚等,坚木为墙骨,以铜柱代替木柱。此时,皆可用来制造箭杆及熔炼箭镞。赵襄子大喜,遂命人熔铜柱,拆墙骨,广造箭矢。这才反败为胜,逃过灭族之灾。史称“晋阳之战”。
春秋时,赵简子家臣董安于,构筑晋阳城。不吝工本,以青石砌基,夹板夯土筑墙,又以粗大铜柱支撑宫廷,墙内另加荻、蒿、楚,坚木为骨。后赵襄子,为智伯等三家所败,困守晋阳城。战前,赵襄子见城内弓矢,不敷以久持。遂问计家臣张孟谈。
“呼厨泉既坠高台,因何复起?”闻边裁唱报,便有看客不解发问。
“夫君置演武十器,以示构造兵器之利。”士贵妃如何能不觉悟。
“恰是。”蓟王睿智一笑。